生有所求 

02-07-2013

我来自南方,待人真诚和热爱写文,敢于挑战并随涵石老师学写作。在此过程中我不断触碰新理论,结识志同道合的新伙伴,塑造了一个新自我。从过去懵懂的岁月到今天筑梦的起点,写作的过程逐渐改变我。活着、便生有所求。

过去懵懂的青春使我迷失方向,偶然机会让我爱上写作。考大学几乎成为我高中之前的唯一目标,以至后来空洞的大学生活使我几乎丢失最初的梦想,彷徨的我只能在文字的世界里寻觅一丝充实感,一次次迷失在编造的故事里。正当我消沉想就此放弃时,2011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见《中国当代文集》,在此开始学习写作,并于10月1日与涵石老师进行了第一次交流,之后开始接受老师的新理论与新型写作,并自愿按照《中国当代文集》的要求开始创作。学习的过程痛并快乐着,也是我前所未有的一次新体验,它逐渐改变我,使我无可救药地爱上写作。

写作改变我,让我执着而冷静地立在筑梦的起点。2011年10月2日起老师选出五篇文章让我修改,从文章清晰的结构到重要的思想表达、再到叙述的技巧与整体的润色,直到2012年3月22日完成,长时间的训练铸造了我的耐性,让我学会平心静气地客观看待事物。越进步就越有动力,以至于我每天上课,吃饭,在路上,在厕所,睡觉前等这些时间我都忍不住去写去想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为之达到一种疯狂的追求。加上与涵石老师每周一次的交流,让我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想法,逐渐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但这并不是单一的目标,反而促使我树立了更远大的梦想,而这次学习正是筑梦的起点。

坚持信仰,活着就不会丢弃梦想。我用文章转达思想,把文章作为一面镜子来审视自我,从中发现了一个真实又熟悉的自己。如写抗战论文时,为了客观地表述出历史真相,首先我必须删掉在历史课本上所学的错误知识,与已定型的思想作斗争;其次我要大量查找资料然后相互比较,保证文章思想的正确性;再其次我要赋予作品以价值,帮助读者改正错误的意识与佐证客观的历史,等等。完成论文后我发现要更正错误的事物需先改变自己,作为一个作者只有对自己负责其作品才会对读者负责。因此不管我的作品是否达到标准,我不会丢失写作梦想;也不管我身处何种世界,我的文字需要自由。我的生活不只为生活,坚持我的信仰,拥有这份充实的快乐,活着又何以所求?

我有一个梦想:坚持信仰、追求平等与自由、成功创作、简单而幸福地生活,并把这个梦想赋予成自己的毕生责任,借此为空白的生命添色加味。虽然现实不是一帆顺风,但我不轻言放弃,尽我所能做好一切。蝴蝶能破茧重生,而我也能冲破生活中的层层“茧”,握住自由,亲手点燃绚烂的梦想花火。

谁是抗战主力?(修改稿)

01-07-2013

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有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与外国援军参加反日作战。国民党军队偏重于日军正面战场的武力较量;共产党军队主要开辟敌后战场干扰日军后方;外国军队提供战略物资等援助,他们都对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而在此过程中,谁是抗战主力呢?

国民党军队一直坚守抗战且减缓日军的侵略步伐。在华东战场,蒋介石命令配备德国武器的精英部队分散华北日军的力量,逼退驻扎上海的日军,但在日军海军舰艇的猛烈攻击下损失惨重。8月14日,双军首次空战,中国有力打击日本空军,从15日起,日军开始对南京持续轰炸,逼退国民党军队,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重庆。在华北战场,日军加强了侵略步伐,但百团大战的胜利抑制了日军的恶行。1938年2月日军南下,在徐州与国民党军队激战,3月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日军第一次挫败而停止了步伐。在华中、华南战场,武汉沦陷后国民政府的抗日中心迁往重庆继续抗战,日军在占领广州后,因战线长而由进攻转为休整,此时苏联空军志愿队支援了武汉保卫战。历时4个月的武汉会战中,国民党军队伤亡40万,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共产党实行游击战术和开辟发展敌后根据地进行反扫荡。1937年8月,中共向国民政府提出开辟敌后战场,因敌后大部分是国民党地方部队而未被采纳。1938年10月后,蒋中正看到了中共游击战法的成效并重视开辟游击战。国民政府将敌后战场划分为十二个作战区域,联合民间与共产党的抗日团体,但因日本对敌后进行大规模扫荡而使国民党控制的区域减少。“百团大战”胜利后,中共新四军与当地国民因发展敌后根据地等方面发生冲突,随后独自发动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日军调遣20万部队应对共产党的游击战术,迫使共产党退出而继续发展敌后根据地。从1937年起,共产党共建立18个敌后根据地,“陕甘宁”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还有一些分散在农村的小战点,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各项建设措施解决自身的补给问题,拉拢部分群众与壮大军队势力,实行反扫荡。

东北抗日联军有效支援全国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人民组织游击队,1936年之前受延安领导,被破坏之后自行作战,共有11个军,到1937年7月发展到四万五千余人,以游击战为主。“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1935年39105次,1936年361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日伪军伤亡人数,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由此可见,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战,对抗战贡献出一份力量,是全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基础。1945年后,东北抗日联军被编入第四野战军。

外国援军对中国提供重要战略物资等援助。1941年,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陈纳德组建了著名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帮助中华民国抗战,为保护滇缅公路和阻断日军渡江,共击落日机2600架。1942年,日本军阀断绝滇缅公路,为保证中国的物资供应,美军开辟“驼峰航线”,开始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持续空运,三年多时间里向中国空运了超过70万吨物资,而美国损失了近500架飞机,1579名美国飞行员遇难。1944年6月,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国飞机从成都多个机场出发,出击900多架次,为抗日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初期的美国援助,包括2500万美元的桐油贷款和2000万美元的锡贷款;苏联贷款给中国并允许用这些钱从苏联买武器,这成为抗战初期中国军事装备的主要来源;德国、英国等也是抗战初期中国的重要援助国。但在诸多援国中,美国的支援最多。

中国的抗战能取得胜利,这和以上的抗日部队的力量分不开。但抗战是一个整体,胜利不可独立化,中国的正面战场上只有一个主力军队和日本正面交锋。参战较多的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支部队,而抗战主力是谁?通过以下事实可知。

图一: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战役及人员的伤亡对比表

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的数量最多。据图一,国民党参战22次大型会战和1117次重要战役,而共产党只参加一次大战。国民党军队的损失比共产党军队惨重,但消灭日军的数量比共产党的多。在共产党的抗日路途上,“百团大战”可谓是一个分水岭。百团大战结束后,共产党军队参加其他的大型战役也不多,多数是一些较小规模的敌后战,以游击战为主对日军敌后进行干扰,但却没有对日军侵略主力构成威胁。而国民党的空海军损失较为惨重,为国捐躯的将领较多,抗战总体的比重高于共产党军队。

图二:日军侵华正面战场与共军敌后根据地的主要区域

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远离正面战场。建立根据地后,毛泽东指出红军的根本任务是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但“洛川会议”上确立的抗日方针与此不同。首先据张国焘回忆联合洛川会议的内容可知:毛泽东主张八路军坚持游击战,实质上是故意避开与日军的正面冲突而保存自身实力,破坏民族统一展现,不顾民族大义争取对“民族战争”的领导权。其次根据图二,当时的日军侵略方向是由东北向东南渐进,国民党抗日的主战场所在地在华东地区,而共产党的主军力所在地处于华北地区,陕甘宁敌后根据地属西北地区,日军主要占领了中国的沿海地区,敌后战场与主战场是两个相反方向。

八年抗战,共产党的游击战术有效干扰日军后方但不能分散日军主力,而国民党处于正面战场与日军大规模交战,消灭日军数量最多,外国援军对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等援助,因此证明国民党军队是抗战的主力军。但已成定局的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颠覆真相,肆意篡改历史误导臣民。如今这片土地上已看不见昔日的红色战场,但我们的生活仍会受到抗战根源的影响,如“台湾问题”正是它的延续。

参考文献

1. 《中国当代文集》网站资料
2. 《一寸河山一寸血》.台湾.1995
3. 图二由自己绘制,其他图表与引用资料均来自百度、维基百科

无功获利(修改稿)

八年抗战让中国损失惨重,而共产党却能无功获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大部分人从未置疑,可历史与现实保持一致吗?无声的历史证实:没有国民党人的流血牺牲与外军的尽力援助,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而共产党只为一己之私,在抗战胜利后的今天坐享其成,借此给自己增添功劳,纯属无功获利。

图一: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战役及人员的伤亡对比表

国民党是真正的抗战主力军。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军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蒋介石也迅速派遣张治中率领第五军曾援上海,6月,日军退回日租借,但日军的侵略机会没有停止。1933年1月,日军进占山海关,蒋介石即令驻守平津的西北军第29军宋哲元率部抵抗,并派中央军第17军军长徐庭瑶率所部3个师北上参战。中国军队的力量薄弱,还不足以抵抗日军的攻击,这也渐渐加快了日军的侵略步伐。1931年9月18日,日军攻占中国东北诸省,蒋介石从南方撤回军队决心抗日,而共产党于11月7日定都江西瑞金,并支持苏联分裂肢解中国的蒙独、疆独政策。1933年4月12日,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召开军事整理会议,发表对日本长期抗战,1936年12月,他亲自来到西安“督战”。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开始加速进行抗战的政治、军事、经济准备。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华北的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17日,蒋介石发表第二次庐山谈话,呼吁全国坚持抗战到底,7月17日,日本占领平津,蒋介石发表《告全体将士书》。从华东战场、华北战场、华中、华南战场来看,国民党一直处于正面战场与日军交战,而共产党只在敌后战场发展,麻雀战等对打击日军起不了任何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外国援军为国民党抗日军队增添力量,才得以打败日军,迫使日军投降使抗战结束。


图二:著名的“驼峰航线”

外国援军有力打击日军,助中国快速赢取胜利。1941年,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陈纳德组建了著名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帮助中华民国抗战,陈纳德带领着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为保护滇缅公路和阻断日军渡江,共击落日机2600架。1942年,日本军阀断绝滇缅公路,为保证中国的物资供应,美军开辟了飞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等高寒山区的“驼峰航线”,开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持续空运,在三年多时间里,向中国空运了超过70万吨物资,而美国损失了近500架飞机,有1579名美国飞行员遇难。1944年6月,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国飞机从成都多个机场出发,出击了900多架次,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得到美国的援助后有力反击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收复失地。1945年8月6日与8月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在此过程中,初期的美国援助,包括2500万美元的桐油贷款和2000万美元的锡贷款;苏联贷款给中国并允许用这些钱从苏联买武器,这成为抗战初期中国军事装备的主要来源;德国、英国等也是抗战初期中国的重要援助国。但这些尽力援助中国的外国军队至今仍被某些集团军强制扣上侵略主义者的帽子。要知道:小米加步枪还不足以让日本人有半点儿畏惧。没有外国援军则中国不可战胜日军,而消极抗日的共产党反而刻意缩小外国援助的强大力量。

共产党故意为国民党塑造恶相,蒙蔽民众眼睛,从中获利并导致国民党无故背上历史骂名。原因之一,随着共产党的消极抗日与蓄意动乱,蒋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表面是围剿共产党,实质上实行拖延政策,积极备战,因为当时的中国情势而言,清廷的积弱,民国的分裂,加上眼前的动乱,一旦发动战争中国必败,但由于陕北根据地的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不理解蒋介石,同时因被共军利用而结成抗日反蒋的军事同盟,共产党趁机到处作虚假宣传,使国民党难逃不抗日的指责。其二,1937年底,南京陷落之后,黄河防线失守,山东大部失陷,交通要点仅剩鲁南的滕县、台儿庄,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6月6日占领河南省会开封。6月9日,蒋中正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虽然洪水暂时阻挡日军南下,但是造成黄河下游大规模水灾,使得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因此造成部份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其三,抗日战争后,国民党军力损失较大,而共产党却逐渐壮大,国民政府处于低处,只能靠美国的援助站住脚。美国仍然支援国民党,并派出军舰帮助国民党防御共产党。战后美国不承认共产党统治的中国,联合国也不纳入中国人民共和国。外国援军被错误认识为侵略者形象,而援军一度支持国民党,使人民跟着憎恨国民党。对此,共产党的行为是我一直无法理解的,然而回想起中国延续千年的帝制,也觉得它只道寻常。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为赢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损失了主要兵力,这无疑是共产党的一个可趁之机,又或许是它已久的计谋。日本战败,国军损失惨重,加上共产党的虚假宣传和隐瞒实情,使人民对两党有错误认识,甚至指骂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共军蓄意隐藏历史而使抗战有功的国军背上骂名。

图三: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记录

面对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蓄意指责和强加之罪,“南京大屠杀”必是最好的反驳证据。1937年12月13日起,日军在南京长达六周的屠杀,死亡的中国人为三十四万人,其中被虐杀的约为十五万人,集体屠杀的同胞达19万之多,日本的罪恶行为,不堪为人。13日,共军在延安声讨日军,但整个过程中,在共产党的战报上,没有看到过他们支援南京城的记录。毛泽东说过:“只有国民党惨败,日军占领中国,他们才有机会掌握军权,再借助苏联的力量打败日本,夺回中国,这样既能让国民党削弱日本军力,也能让共产党少出血,坐享渔翁之利”。南京地属中国华东,延安则在陕北,遥远的距离说明:共产党抗日也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并没作出实际行动,借故躲在地下肆意搞分裂和扰乱民心,消极抗日,对自己的同胞存坏心,想起这种种行为,实质上同屠杀中国人的日军行为没什么区别。面对南京大屠杀,共产党抗日是虚情假意,其实肚里另怀鬼胎。

图四:1945年9月2日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在日军的投降签署现场所谓的中国“胜利者”没在场,这是共产党无功的最好证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于9月2日举行投降仪式并正式签字。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各同盟国代表依次签字,由国民党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徐永昌代表中国。如果说共产党积极抗日并取得较大战功,但为何日本不接受共产党军人参与签字呢?因为日本不是输给共产党而是被美国及他国援军征服,国民党作为抗战主力军,与日军正面交锋并有力的削弱日军势力,受到了日本的尊敬与赞同,是国民党和援军合作而赢回了中国,因此国军理应当表中国出席会议。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国民党军队用一寸血换来祖国一寸土,外国援军不惜得失来保卫中国领土完整与人民自由,而事后却被早已养精蓄锐的共产党勇夺胜利的果实,共军无功而获却没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同在中国,抗日不分国共,但无论功名大小也应求实求是,共产党不该刻意磨灭国民党的功劳而争取中国的领导权。虽然如今已成定局,但共产党至少还给国民党一个公正的战绩与名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流过血泪的战士,如果连祖国“母亲”都一错再错,那么她还能指望自己的“儿女们”做个好人吗?

参考文献

1. 《一寸河山一寸血》.台湾.1995
2. 涵石.《中国当代文集》网站资料
3. 图表等参考资料均来维基百科、以及各个相关论坛与博客

重视抗战史(原稿)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离我们最近且影响较深远的是抗战史以及其之后的几十年,历史匆匆一过但又仿佛刚别的昨天,那些忽近忽远的记忆痕迹已慢慢被磨灭。今天的中国,看似和平的社会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动乱,世界大国的面貌上挂有一层朦胧的面纱,编刻历史的同时无视了多少心酸的苦痛。无论存在于何种社会角色,我们都有权了解历史真相,当我们再次回头过去重视那些抗日历史片段时,是否会有新发现呢?

侵华战争是日本制定已久的计划,是中国人民必然出现的噩梦。日本侵华战争实质上是从1868年开始,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土资源与金钱损失较大,再加上英美资助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战场却是在中国,事后分的也是中国资源,日本赢得战争后,更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一直延续到后来,直至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 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 人”,最后由日本投降而结束战争。用一段话就能简单概括抗战历史的主体,而那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血泪史,不但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也是如今影响中外关系的根源。

抗战胜利的主力军是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而获得胜利果实的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1912年元月一日,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为了借助苏俄实力,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时宣布溶共,这便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并由蒋中正担任校长,并被正式受命掌管国民党的军权。1927年4 月12日,共产党产生分化,国共合作划下句点。共产党奉行的马列主义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发生冲突,两党从此分道扬镳。1931年7月7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国民党的军事实力强大,成为正面战场的主力军,而随着共产党的消极抗日与蓄意动乱,蒋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表面是围剿共产党,实质上实行拖延政策,积极备战,因为当时的中国情势而言,清廷的积弱,民国的分裂,加上眼前的动乱,一旦发动战争中国必败,但由于共产党的不理解与歪曲事实的宣传,使国民党难逃不抗日的指责。共产党使用不正当的宣传手段,渐渐赢得民心,从最初的不到2万人的军队日益壮大,以至于能和国民党正面抗衡。在这期间,国民党曾5次围剿共产党却始终没有如愿。面对国内动乱和国外侵略,还有不知情人民的舆论,国民党压力巨大。对此,共产党的行为是我一直无法理解的,然而回想起中国延续千年的帝制,也觉得它只道寻常。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为赢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损失了主要兵力,这无疑是共产党的一个可趁之机,又或许是它已久的计谋。

经过那么多大小战役,在这里我最想说“南京大屠杀”,这也是国人最感痛心的事。日军在南京屠杀的中国人为三十四万人,其中没虐杀的约为十五万人,集体屠杀的同胞达19万之多,日本的罪恶行为,不堪为人。而在整个过程中,虽然中国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但并不代表着放弃。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虽不是共产党的属地但也是中国的领土范围,共产党不应该为一己之私而牺牲自己的同胞,在共产党的战报上,没有看到过他们支援南京城的记录。涵石说:“我们内斗内行,外战外行,是一盘散沙。日本人像杀猪一样宰割我们,而我们却要感谢皇军。”一盘散沙,这不正是共产党想看到的局面吗?日本占领中国,这不也是共产党期待已久的吗?因为毛泽东说过,只有国民党惨败,日军占领中国,他们才有机会掌握军权,再借助苏联的力量打败日本,夺回中国,这样既能让国民党削弱日本军力,也能让共产党少出血,坐享渔翁之利。共产党从肆意分裂到扰乱民心,再到消极抗日,对自己的同胞存坏心,想起这种种行为,实质上同屠杀中国人的日军行为没什么区别,难道这不和受到屠杀而使中国人痛心吗?

如果没有外国援助,则中国抗战不可能获胜。当日本空军侵占昆明以后,陈纳德带领着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为保护滇缅公路和阻断日军渡江,但日军进入昆明之后迅速切断了海外援助,美军为避开日军封锁地带而支援中国,制定“驼峰航线”计划,中国得到美国的援助后有力反击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帮助中国收复失地。由于飞虎队的援华而加深了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友谊,可见当时中美的关系融洽。国共内战时期,美国受到共产党假宣传的影响,却希望中国能够形成国共合作加上明主党派的三足局面,当美国一切希望落空之后,更希望国民党能够掌握大权,打败共产党而统一中国,而美国的希望再次落空,尽管美国尽最大可能的支援国民党。抗日战争后,国民党军力损失较大,而共产党却逐渐壮大,国民政府处于低处,只能靠美国的援助站住脚。

尽管得到美国援助,但国民党最终还是败在共产党的手中。国民党战败后,去了台湾自立门户,美国仍然支援国民党,并派出军舰帮助国民党防御共产党。战后美国不承认共产党统治的中国,联合国也不纳入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先进入联合国。而今天,中国是共产党的天下,中美关系本质上是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因此为何发生如今紧张的中美关系,答案显而易见。自古以来,台湾属于中国的领土,但因国民党去了台湾形成国民两党对立的局面,国共永远不可能合作,到今天台湾仍然要坚持独立,不肯退让,这和国共关系分不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然而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却是国民党军人——徐永昌,共产党赢得的中国,为何要让一个战败的国民党人代表中国?我想只有历史能给予解答。日本战败后,联合国强制要求归还中国被侵占的一切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从今天的地理位置上看,钓鱼岛属于台湾的领土,是之前日本侵占过后又归还的领土,而今中日再次争夺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日益紧张。钓鱼岛的问题是当年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只有认清历史问题,才能解决中日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实质上是如今中国与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及中日关系的源头。因此要解决这些重要问题,必先还原历史真相,公平对待国民党,解决国共关系。


看着历史书上用几句简单的话语囊括抗战的历史意义,这使我不得不再次反思:究竟战争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还是毁灭了中国人的人性?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同时,也诋毁了中国人民在各国人民心中的名誉。这八年的抗战,其实中国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取胜,中国赢得了抗战胜利,却彻底输掉了人性、斗志、团结、真诚等这些人性的本质,中国抗战虽赢得胜利,但失去的却比赢得的更多,到底什么才是抗战胜利的真正意义?

从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再到今天,从国共矛盾到台湾问题,从台湾问题延伸到中美关系,直到今天日益成长的中日矛盾等,一切源头都来自这场残酷的战争。今天我们虽逐渐和历史走远,但却不能遗忘历史,要认清历史真相并从中吸取教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借助历史的眼睛去看清未来走向,别让历史遗留的错误再次阻挡未来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认清历史,反而不择手段地利用历史,那它回报我们的将是无数灾难。

参考文献

1. 《一寸河山一寸血》.台湾.1995
2.   涵石.《中国当代文集》网站资料
3. 《蒋总统密录》第十一册.第122页
4.  迟景德.《中国对日抗战损失调查史述》. 台北县:国使馆.1987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6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修订版.
6.  何应钦. 《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 台北: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0
7.  [美]塔奇曼 著 万里新 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 新星出版社. 2007.09.01
8.  孟国祥,张庆军. 《关于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数字问题》.《 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03期

撕碎伪人权的面具

根据定义,人权是一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与自然权利,其特征与要求是自由和平等。而所谓中国式“特色”人权,只是现实面具背后的伪装,具有欺骗性,日益损害人民的利益。对此,只有撕碎中国的伪人权面具,人民才能真正获得民主与自由,并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政府歪曲事实,用法律保护下的伪人权残忍扼杀了摇篮里的真人权。如:陈光诚是中国维权人士,曾入选美国《时代》2006年时代百大人物,2006年至 2008年被当局陷害入狱,与妻儿一起被软禁在家中,2012年4月22日凌晨,陈光诚在友人的帮助下奇迹逃出,27日进入了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然 而,陈光诚是在中国政府的威胁下,很勉强地离开美国大使馆,最后以出国学习的名义离开中国。据人士分析:陈光诚被逼离开中国,一种势力企图将一件维护权益 的抗争转化成为个人出国留学问题,混淆公众视听,进一步欺骗民众。
中国政府做事冠冕堂皇,受益的是国家,受害的是人民。中国声称自己是民主大国,却欺骗民众,陈光诚是一个普通民众,只为捍卫人民应有的权利,却被中国政府视为眼中刺。也许他的事件在中国不会造成中国的时局动荡,也不会动摇与唤醒那些政府官员的顽固意志和错误认识,这些坚固意志与中国当前时局被缝在一起,美丽的表层背后隐藏着的是丑恶的面貌。中国的法律不是人权的保护伞,而是摧毁人权的机器,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何为安居乐业?中国的人权与自由何在?

中国在看似坚固的背后正一点点的垮塌,看似团结的背后正慢慢失去民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但在中国,有钱和有政治地位就等于有权利,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 人民,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吞。这个政权集中制的国家和古代残酷的王朝没分别,只是善于伪装自己罢了,其本质都一样。中国政府眼中的“反动派”人物,无非是充 满正义之感的人民英雄,遭到排挤的原因无非是阻碍了政府腐败官员的利益罢了,稍知国情的人都不会支持中国政府的做法,其中真相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中国继续坚持伪人权,不变革的中国必面临改朝换代。中国人民是自由的,可是这种自由是被政府“保护”着,人民有民主权力,这种权利处处被法律“保护”着,中国的伪人权是错误的治国之道,随着官僚的腐败日益加深,但一个没落的国家正在走下坡路,离地平面已不远了。总有一天,醒悟的中国人会勇敢站起来,携手维护公平正义,和共同的权力与利益。陈光诚被驱逐出国,但他的精神还在,我相信将会有更多“陈光诚”的力量涌出。

撕碎伪人权的面具,还人民公平与正义,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会高捧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利益,永远不会欺骗和伤害他的臣民。中国的伪人权给中国带上了美丽的面具,当有一天中国被全世界孤立时,那才是真正的“特色”中国。如今,中国只有根据实际,提出客观的解决方案,只有真正实现民主与自由,才可进步与发展,否则,它将犹如水晶茉莉,触碰即碎的美丽不再永恒。

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作者:黄焘

“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温家宝问中国某名校的校长,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被蒙在鼓里。中国搞特色发展,教育也跟着搞“特色”,但就中国的现状而看,我认为不是中国的大学差,而是中国教育出的大学生缺乏成功的支撑点——信仰、追梦的勇气与创新能力。失败的中国教育是阻碍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实例不难发现:一日,我和室友上街购物,在车上我说:“毛泽东虽然有所奉献,但他领导的的政治运动,迫害了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使中国的发展至少倒退了十年,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最完美的,伟人不可神化,不能将功补过。毛时代的中国,无疑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试验品。”室友答:“如果没有毛泽东,现在我们坐的不是公交车,也许连驴车都坐不上,连粥都没得吃;仅凭当时的国情,已经证明中国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观点正是中国的教材上编写的,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真理”,它又怎能不深入人心?

回校时坐的还是同一辆车。我旁边一位老爷爷教六七岁的小女孩折纸鹤,引起围观。女大学生问:“您怎么有兴趣去学这个?”爷爷笑着答:“我会折很多东西,包括轮船等六七种。因为在毛时代,毛泽东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是至高无善的,像折叠纸鹤,轮船等这些小技术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女大学生又问:“爷爷,您这么多年没折了,怎么还能保持这般熟练呢?”爷爷说:“怎么会不记得,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东西仍然刻骨铭心。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很大,我们这一代人过得很不容易啊!虽然我没念过书,但是......”爷爷还没说完,车就到站了,他忙着下车谈话就戛然而止。

中国大学生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思考方式不同,学生更注重教材里说的“真理”而不反思教材内容与历史错误。大学生受过上等教育,有丰富的认识,又为何缺乏信仰?难道在所谓中国的“特色”教育下出来的大学生就是这样吗?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信仰,失去斗志,在梦想面前不敢挑战自己,反而望而却步呢?

首先,失败的中国教育是阻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很多人都意识到中国教育是失败的,但都不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后不得不跟着中国教育待在狭小的井里原地打转,多年的教育模式受到历史性错误思想的影响。然而,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美国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下去获得一种自信,美国的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老师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使他们为之去树立起自己的梦想与信念。而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则与之相反。中国教育下的孩子只会沿着家长和老师安排好的路往前走,当他们完成被动的目标后,反而更注重个人利益并使之与国家利益脱轨。中国式人才在中国是奢侈品,但在外企是廉价劳动力。试问,中国处于这样的现状能培养会有杰出的人才吗?中美教育的不同,也标志着中美人才的差别,这点大家有目共睹。

其次,历史性错误思想与当今中国的腐败政治,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制。毛时代发生的政治运动,因受到错误的思想指导而损害了中国利益,而当今政治腐败,仍有一部分根源可追溯到毛时代。毛泽东的价值取向与错误思想的影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局限,导致政治阶层领导者的腐败,而这三者也决定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思想已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应该被淘汰而不是继承。

再其次,中国人的身体与身心素质的缺陷,以及扭曲的价值观,也会影响人才培养。中国学生智商不低但发挥不出实际的潜力,是因为中国教育只注重成绩而把身体与身心健康搁在一旁。中国人面对诱惑时缺乏自控能力,如“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人,当今毫无意义的网游就像精神鸦片,正一点一点的侵蚀着青少年。只依靠知识培养,而轻视身体和身心健康,那么中国就别指望青年一代能够完成强国富民的使命了。中国青年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通过这样价值观培养出来的“人才”,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的失败教育和腐败政治、历史遗留的严重问题,执政人的顾虑等,这些因素都是人才培养的阻碍物。不是中国没有人才基础,而是人才成了中国教育的陪葬品;不是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而是中国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创新的意志与追求梦想的勇气。中国教育出的人才缺少反思与信仰,价值观严重扭曲使他们难以走上正道。“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温总理不该去问中国大学校长,而要去问美国校长,又或是反问他自己。

不要贩卖你的灵感

作者:黄焘

贩卖灵感,指作者单一地为财富去创作(除获得的正常报酬外),价值观发生扭曲而使作品贬值。当代商业化的气息布满每个角落,满足于快餐文化下创作出的只有罐头作品,一些视利作者把作品“商品”化,使之成为眼前利益下的牺牲品。为什么不能贩卖灵感?

首先,灵感是创作的源泉、创新的起点,而作品的普世价值应重于财富与名利。有灵感不一定会产生好作品,好作品也不一定能换来财富,财富只是伴随写作而来的一部分,作家获得的正常报酬只是对其作品的肯定,并非给作品“定价”。在利益驱使下创作出的作品,再完美也会有另一种意义上的贬值,作者贩卖灵感的同时也贩卖了自身价值。生活中虽免不了世俗,但你可改变价值观并坚定信念。

其次,生活若离开灵感,财富与理想则为空谈。一个作者要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才有足够精力去搞创作与实现自己的梦想,但立足于社会现状不是挡箭牌。生活所需乃人之常情,但如果你要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就不要为财富去创作。灵感维系作品,财富伴随作品,金钱维系生活,生活决定梦想。灵感与财富、生活、梦想这三者之间虽分不开,但也不可混为一谈。

再次,灵感是生活中树立梦想的发令枪,是创造“财富”的精神食粮。灵感贩卖的过程,即理想与财富的关系缩影。有人说:“人生的‘财富’有很多种,而金钱永远排在最后一位。”有的人把财富当作创作目标,有的人则把创作当成理想,为理想奋斗的人往往比为财富奋斗的人更容易得到财富的青睐。唯有摆脱财富与名利的羁绊,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不要为迎合读者兴趣去创作,不要背离时代发展去创新。如郭敬明的作品只有娱乐性而缺乏广泛价值;韩寒只为了名利不断地炒作自己,作品只是他的一个工具而已。他们的错误思想严重影响一些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对于创作而言,要正确运用自身灵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正确思想与生活感受,去影响一些人并带领他们进步。郭韩这样的两大“巨星”,迟早要被时代淘汰。 

灵感是创作的基石,是点缀生活的彩色笔,是追逐梦想的驱动力,没有灵感的生命恬淡无味,因此不可贩卖灵感。灵感是创作者的价值体现,作者贩卖灵感只是把用自身的财富去换回另一笔财富而已,不要让垃圾文化玷污了作品里仅剩的高洁。假如你廉价贩卖掉灵感,你得到财富,但你失去的不仅仅是财富。

要创作必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黄焘

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具有稳定性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价值观决定人的活动,是作者能否实作品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纽带,正确的价值观使人思想进步,错误的价值观则使人思想扭曲。作者搞创作和创新,必先树立正确的个性价值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决定成败。

作者错误的价值观背离时代发展,使作品价值也会随之减少。如鲁迅,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但我认为“弃医从文”的背后是被生活所逼的无奈。涵石说:“鲁迅的文字里,很多是对中国政府的打击与中国人的讽刺,根本没有鼓动人民抗日的倾向,这和当时的日本侵略者没区别。”鲁迅要依靠稿酬生活,有些作品的主题不明,凑字数就是为了赚取稿费,例如《藤野先生》。在今天,仍有部分人将鲁迅神化,把他当作偶像膜拜。

错误的价值观不适合时代发展,应被淘汰而不是推崇。鲁迅利用国难挖掘出作品,创作价值观严重扭曲,他的作品在今天已没有任何时代意义,算不上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虽然鲁迅在文学方面有些造诣,但不应作为当代作者学习的模范。中国人对鲁迅的肯定就像对司徒雷登的否定一样,其本质都是一种错误评价,虽然司徒雷登没有实现自己重回燕园的理想,但我想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鲁迅的价值和大部分中国人的价值观相同,都是错误的。鲁迅的作品价值,事实上也没有人们推崇的那么高尚。

作者正确的价值观是作品价值的基础,能带动时代进步。如老舍,因为文革时候政治运动的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深夜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他和鲁迅一样处于混乱年代,但当他的个人价值观被否定时,他仍然坚信自己的信念(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即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受到任何侮辱,用生命诠释自身的价值。老舍的作品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他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才值得当代青年学习与时代推广。无论老舍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否胜过鲁迅,我们暂且不去争论,但我认为他的文人形象与价值判定已远超鲁迅。另外,梵高的画廉价也卖不出去,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艺术观,没人欣赏并不代表没价值。假如梵高为此改变自身的创作观,那么他的作品也许很值钱,他也会是个百万富翁,但今天可能不再有人欣赏。当代作者需要的正是梵高的这种创作精神与价值取向。

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实现作品价值也实现个人价值,更是时代发展所需。不是所有好作品都能得到世人的认可与欣赏,但垃圾作品一定会受到众人谴责,只有永恒不衰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作品。上天堂与下地狱都能够出名,但正确与错误的选择,仅在一念之间。

修改《女人,世界因你而美丽》

作者:黄焘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writing.org/2011/0108.htm

修改建议:

1. 文章的优点:选材好,情感真挚,故事感人,没有大范围偏题现象。
2. 文章的总体结构有点散乱,每部分之间连接不紧密,读起来不太顺畅。
3. 开头和结尾不够深刻,像喊口号,说服力不强,语句不够简洁和严谨,多了些题外话。
4. 文章在标题立意的“世界”范围很大,可是内容却教突出自己的“世界”。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修改。第一,写出女人和世界两大话题,但要把他们紧密联系起来,道理得更为深刻。第二,标题世界只是作者个人的世界,只写作者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写出自己所想的道理,以小见大,去启示更多的人。
5. 世界是由个体世界组成的。作者的生活,也是全世界人的生活。只要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就组成了世界。我以第二种方式改文。

修改提纲:

1. 开头:提出写作对象——母亲,妻子和女儿。以及引出全篇主题。
2. 中间分三小部分:分别陈述出三位女人与“我”的故事。
3. 结尾:写出自己的感想,启示他人。

修改后标题为:我的世界因女人而美丽

我的世界因女人而美丽

女人是人世间钟灵毓秀的高贵生命和造物主精心培育的迷人奇葩。在我生命里,有三位最美的女性:母亲,妻子和女儿。都说人类的一半是女人,我的世界也因女人而更美。

我接触的第一位女人是我的母亲。她善良慈祥,日日奔波忙碌却从不言累。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只有父亲一人上班,每月只有四十八元的工资,买完粮就没有买菜的钱。但是母亲总是从每个月的开支里,先留下给父亲买香烟的钱,每天一盒,这让周围的烟友非常羡慕。其余的钱,人均不足八元,母亲就用这仅有钱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让我们夏有单、冬有棉,身上穿的虽不新却也干净整洁,锅里的饭菜虽不好却可温饱度日,经济上虽拮据但从不缺少我们书学费。在我们家的炕头,有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灯芯很小,灯光很暗,母亲常在这盏灯下熬到很晚,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衣裳。每到过年,母亲总是给我们准备了新衣服,而唯独没有想到的却是她自己。

母亲用勤劳的双手,操持着一个并不富裕但很和谐的家;用全部智慧,细心周到地安排着我们的生活;用无私的爱,让我们心里充满着温暖、充分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我爱母亲,感谢母亲!

我最尊重的第二位女人是妻子。妻子很美且温柔。当年在马场子弟学校,美貌的妻子是女生争相效仿的对像。结婚时给妻子买的一件毛衣外罩,穿了一年之后竟然被人用原价买走,这不能不感谢美貌的无穷魅力。当年妻子从如云的追求者中,选择了家境贫寒的我,这一直让我沾沾自喜。在婚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妻子体现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让我着实的感动。妻子用并不宽厚的臂膀,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让我有时间和精力去投身工作与追求心中的梦想;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细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并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个家,却不知细碎的皱纹已悄然爬上曾经纯洁无暇的脸。

妻子把一生的美丽和爱都给了我,在我的眼里,妻子永远是个温柔大方,美丽如初的俏新娘。我也要用最真挚的爱去回报妻子,让他过得更幸福。

我最爱的第三个人是女儿。女儿乖巧、懂事,从不招惹是非,给老师,同学和邻居们都留下了美好印象。妻子说吃啥补啥,让女儿深信不疑,她总抢着吃家里的鸡头鱼脑,其熟练的程度让后来的同学大为震惊。小学老师要求写观察日记,所有的同学都不重视,只有女儿自己偷偷去做,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常受到老师夸奖,也让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女儿在大学里担任班长,工作积极,乐于帮助同学,深得大家信赖,被朋友称为“漂亮可爱的小满姐姐”,也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女儿充满了现代意识,跳动着时代脉搏,焕发出青春光彩。在女儿的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觉醒、未来和希望。聪明好学的女儿是最美的,也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

母亲呵护我成长,妻子与我同甘共苦,女儿则给予我生活的无限希望。在我的心中,慈爱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和乖巧的女儿构成了我生活里最迷人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人。母亲美,妻子美,女儿美,有爱的女人更美,有女人的世界最美。

--------------------------------------------------------------------------------------------------------------------------------------

拜师求道

作者:黄焘,03-22-2012,QQ:632393437

涵石老师,自去年九月,经忆言介绍,借助网络跟随您学习写作。在已过去的半年里,您启发了我对文学的新感悟,使我学到很多新观念和树立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并赋予我更多责任感。为此我愿拜您为师而求写作之道。

五四以后的文人们认为散文写作可以随心所欲,从而出现了“形散神不散”的观点。被这种思潮影响,“今天,百分九十五的文章,其内容空洞、语义混乱、无病呻吟、思想贫乏、缺少美感 ” 您首次提出当代散文的新概念:形有序而神不散;您首次提出当代散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文字简洁,语意流畅,意境深远及充满艺术之美感;并且指出:符合这个原则的作品,才有资格被列入学生课本和作为世界汉语文学典范。

从小学开始,语文书中录入了许多名人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这些名文众所周知,被一代人当作典范,可是又有几人能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呢?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加上社会同化的作用,自然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思想墙,要想冲破这道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思考,而是要彻底改变错误观念。

您说:“鲁迅是个被政治化或者被神化的人物。今天人们正开始重新认识这个酷似日本人的中国文人,重新审视他在日本侵华时的作为:居住在日本租界,发表一些狗打架的文章,攻击当时的政府,他似乎在配合日本的王道乐土。在他的文字中几乎没有关于对日本侵华所作的评论。” 一直受万人敬仰的鲁迅,在您的眼中不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如今还很多人盲目崇拜鲁迅,这不仅是读者个人的错误认识,也是我们中国人集体的错误价值观。

您授予的新知识,我从未接触过,它能优化我的思想,更新我的知识,使我写作进步,让我明白:过去学的一部分东西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很多人认为美的东西未必就美,认为坏的东西未必就不好。我受错误教育影响深,而现在已逐渐走出那个笼子,因此我愿继续跟随您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探寻真理。

您给予的帮助与鼓励是我进步的思想源泉。当我修改文章有疑惑时,听完您的讲解和指导后总会茅舍顿开。写完文章后,只要按照您的指导方法去分析文章,便会知道其中的优和劣。当我的写作思想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时,您能给我独特解答。有时我会受世俗的影响而缺乏自主的判断力,容易把自己置身浊流中,多亏您及时为我指点迷津,使我更清楚地分辨出对与错。我把您的讲解和我的写作思想密切结合,使一切矛盾不攻自破。您的教导让我明白文学的真正价值,远离那些无病呻吟的“潮流风”。是您引导我找到文学之路的新方向。

您传授给我散文写作知识,教导我如何做人和理性思考问题,热心地为我排忧解惑、引导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您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愿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热爱写作的朋友们,让更多的有志之士一起参与训练。我愿拜您为师,在写作道路上,您就像一束指引我前行的光,照亮我黑暗中的迷途。

-------------------------------------------------------------------------------------------------------------------------------------

修改《我的父亲》

原文地址: http://www.chinawriting.org/2011/0114.htm 

注:我对作者及作者父亲的故事不 太了解,所以只能按照我对原文的理解去写,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修改建议:

1、语言质朴但不够正式,优点偏口语化。故事详细但没有充分体现出父亲的特点。

2. 篇幅过长,逻辑有点杂乱,结尾部分有偏题现象。

3、语句不够简洁和顺畅,应作适当裁剪,更好地突出写作重点。

4、主题是父亲,与父亲无关和重复的内容,直接删。

5、结尾的道理延伸应该扣紧主题,与标题或第一段相呼应。

6、文章的形有点散。中间部分的内容最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好。

7、作者抒发的情志不太明确,既写了父亲的生平事迹,也写了自己的感悟。文章前面 是记叙的形式,后面几段偏重于论理,这样恰好会弄巧成拙。如果偏重于记叙,则 重点在于强调父亲的故事,如果是议论文,则偏重于作者的说理,而父亲只是一个 线索和铺垫。

8、在内容上强调一个鲜明的主题即可。写作前应先确定好文体,这样写作思绪会更有 条理。这里我以原文内容作适当裁剪,用记叙文体,修改后的标题为“父亲的一生”。

写作提纲:

1、开头:概括性地介绍父亲,描述父亲是怎样的人,提出文章主题。

2、通过几个典型事例来阐述父亲的一生,用有力的论证说服读者。

3、结尾:先抒发自己的情志,再深化情感,延伸道理,引人所思。

修改后:

父亲的一生

父亲生于1935年,憨厚老实且没文化,是个淳朴的庄稼人。在有大运动、闹饥荒、搞批斗的动荡年代里,贫穷困苦在所难免。父亲的一生有着太多坎坷,尝尽了所有酸甜苦辣咸而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幸福。

父亲在8岁时失去了祖父,后来祖母也走了,从此他只能和兄妹们相依为命。他是家里结婚最晚的,他的最大愿望是能有个儿子,以为有了传宗接代的人才不会被村民耻笑,因此组成了1儿8女的家庭。

父亲有胃病,没钱治病就一直拖着,之后变成严重的胃出血,手术中切掉了四分三的胃才得以保住性命,但医生却说他即使做完手术也只能活两年。家里条件贫苦,他为了养家糊口也顾不上自己的病情,每天强忍着疼痛去工作,害怕孩子们会饿着。

母亲于生育后的第42天突然逝世,但父亲却没有掉泪,送走来哀悼的乡亲们后,他步履艰难的回到家中,看着孩子们长叹了一声,之后说:“以后你们要懂事,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再苦也不许哭,做人要有骨气,我不会扔下你们不管,也不会为了自己给你们找后妈,相信我。”

母亲走之后,父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奶爸,既要做好一个男人的责任,也要学会做“妈妈”的义务。他每天吃着粗粮去干活,晚上独自躺在床上因胃痛而不断呻吟。无论病魔如何折磨,但他却没就此屈服。

鉴于父亲的病情,生产队特意给父亲安排了一个较轻的活儿——做豆腐。父亲干活勤,爱干净,他说:即使我们穿不好,也要让大家吃着放心,这样才不会被看不起。他每天凌晨两点就要起床做豆腐,在每个寒冬酷暑,夜晚伴随着那浑厚洪亮的喊卖声回家,给孩子们带回一些卖剩下的豆腐,自己却只吃家里剩的粗粮淡饭。

父亲弱小的躯体,日复一日地扛着家庭重担。小女儿四岁时还不会走路,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的缘故,万般无奈下,父亲坚决地送走了女儿。他用新被子包裹着女儿,用毛巾反复擦拭着女儿的小手,抚摸女儿的小脸,眼里的泪水不听话地流过那苍老的脸颊。女儿被送走后,父亲常常独自一人躲在仓库里流泪。这是父亲第一次哭泣。

转眼间父亲又多了一份切肤之痛,加上病魔缠身,他那瘦弱的身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送走小女儿后父亲一直闷闷不乐,直到大女儿结婚的那天。那时的父亲逢人就讲:我也有女儿家去串门了。平淡的生活中伴随着父亲的笑脸,一家人也生活得更幸福。一年之后,外孙就要出世了。父亲和我说:要是你们的妈妈在就好了。这是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提起早逝的妻子。可是不如人愿,大女儿由于难产而逝世。面临连二连三的打击,这次父亲像个小孩儿一样痛哭流涕。这是父亲第二次哭泣。之后一连好几天都没吃一口饭,只是一个人坐着,静静地看着远方,也不说话。

时间的流逝使父亲日益变老,岁月无情地磨平了他那棱角分明的脸颊,皱纹爬上了他那饱经沧桑的面容,贫苦压弯了他那坚挺的脊背,可他却依旧为家庭奔波劳累,无怨无悔。

1990 年7月初9那天,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父亲上街去卖麦子,晚上到家时衣服全湿透了。孩子们在家煮了面条,还准备了父亲最爱喝的酒。他坐上炕刚要吃饭时,突然一阵头痛,没等孩子拿来药,父亲就向后倒去,神志不清。孩子们惊慌失措,只能找村民来帮忙,隔壁的老奶奶用针在父亲手腕上使劲儿扎进去,也没有出血,于是大家慌忙地把父亲送进了医院,听医生说是脑淤血。父亲沉沉的睡了4个小时后离开了人世,直到离开人世也没闭上眼睛,这期间谁不知道他作了多少挣扎。

父亲就这样托着疲惫的心走了,无声无息,享年55岁。也许这55年的人生历程早已耗尽了他的能量,也许他真的该歇一歇了,尽管是以这样一种残忍的方式。

这就是父亲的一生:辛苦一辈子,生前没有吃好穿好,没有过上一天安稳的生活。每次我站在父亲的坟前,依旧会给父亲点一支他爱抽的烟,倒一杯他爱喝的酒。我在心底默默地对父亲说:下辈子就让您当我的孩子吧,让我好好照顾您,也让您体会一次做孩子的幸福!

---------------------------------------------------------------------------------------------------------------------------------------

我阅读中发现的三个现象

作者: 黄焘,QQ:632393437,11-20-2011

我以前阅读文章,总喜欢找其中的亮点。现在对散文有初步了解,在阅读几篇名文后,发现有几点自己不爽的地方,今天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我阅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垂钓》和《藤野先生》这三篇文章后,发现了三个现象,即语句冗长,文不对题,开头偏离主题。

现象一:语句啰嗦,废话多,没有做到简洁流。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觉得主题外的废话太多。首先作者利用前三段来提出主题,可能是想借此悬念来引发读者兴趣。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散文简洁、流畅 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读者阅读这样的文章时,思路往往会被冗长的语句给打乱,静不下心来仔细品读和较好地抓住文章表达的主题。

另外,文章缺乏美感和情感升华。作者通过大量篇幅来叙述故事,议论部分都是一种写法,没有新鲜感。我常把文章和歌曲作比较。朋友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一首歌 开头旋律感觉很杂乱,您好不容易找到喜欢的感觉,想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然而到了高潮——您期待已久感情升华,这时候歌曲的旋律又回到开始,就这样一遍又一 遍地重复,尽管在最后留有一部分旋律升华,这样的一首歌您会听到结尾吗?我想答案毋庸置疑。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结构简单,语言通俗,写法平凡,全靠故事打动人心。如果我也有过那样一段经历的话,我敢说我也能写出一篇这样文笔的文章。记得小时候喜欢这篇文章是因为里面有“可爱”一次,而现在以散文的标准来看,它一点都不“可爱”。

原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 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我改: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在经历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后,我感到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虽然他们看起来很平凡简单,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和丰富的感情,可是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下面让我来和大家分享几段故事吧!

不知道朋友是否赞成我改的这种说法,如果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现象二:文不对题,标题和话题混淆。

余秋雨的《垂钓》一文,我觉得有点文不对题。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是文章的线索是垂钓。但是我看完全文后,发现文章以两个老人为线索,重点是老人的 形象刻画。因此,我觉得《两个垂钓的老人》这个标题会更切题,它既能也能总领全篇,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也能更好地突显主题。

原文如下: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 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 仪下的可怜虫。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 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

原文中,第二段才提出话题,这样让我觉得第一段有点多余,我认为把主题句和第一段合并起来会更适合。读者一眼看去就知道那一句是主题句,不管它对于整篇文章多么重要,冗长的废话也会使读者的兴趣大打折扣。

现象三:文章开头偏离主题,形散意也跟着散。

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主要是开头偏离主题的现象。文章题目是“藤野先生”,而文章前五段里都没有提到这四个字,作者花费大量的文字或许有它自己的理由, 但是就散文的基本模式来看,开篇引出主题会给文章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我认为“藤野先生”就是整片文章的线,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内容应适量删。

读这篇文章,如果不看标题,即使看了好几段也不知道他要写什么主题,试问这样的文章有几个人能撑着读下去并耐心寻找主题?又或是知道它要是写藤野先生,但是看了好几段都觉得与藤野先生无关,也绝不会去想象的。因为这是散文,不是科幻片,即使要留下悬念也要太过头。

原文如下: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 
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 
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 
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 
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 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 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 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 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 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 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 
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如上,作者花费大量文字来诉述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东西,才开始写到藤野。会让人觉得有点偏离主题的感觉。即使前面要写铺垫,也应该适量,保持好一个度。

我觉得散文和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我附上一张图片加以说明。如下:
如果散文是这幅图片,那么这枝樱花就如同这篇章的起始句,吸引观众的注意。

如图,您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樱花拍摄过多,占据了照片大部分面积,它就会遮挡后的房子,而后面的房子恰恰是拍摄的主题。同理,《藤野先生》中的前几段就好比照片里的樱花。在《藤野先生》,如果前几段太过冗长,反而影响到了主题的效果。 

小结:读完这三篇文章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艺术感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它不只是结构,语言和感情单方面的问题。我喜欢听歌,摄影和品文,所以常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是一个不分的整体,不管什么都有着共同的艺术。雕刻算艺术品,摄影算艺术品,无疑文章也是艺术品。所以请朋友们今后读文章时,除了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哲理,在散文标准模式的基础上,请记得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我觉得,散文只要做到基本模式就足够。同时我相信,好的文章一定会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

--------------------------------------------------------------------------------------------------------------------------------------

独赏荷韵(修改后)

作者: 黄焘,03-22-2012,QQ:632393437

盛夏,独自临湖赏荷。一朵朵深红映入眼眸,荷花亭亭地站立在水中,硕大的叶子绿油油的,配上天空的淡蓝色,一切来得那么自然。这画面使我也想身入其中,去体验做一朵荷花的感觉。我没有周敦硕了解荷花、更爱荷花,可是我也和他一样深深地爱着荷花。虽然做不成荷花,但在能再湖边独赏荷韵也很快乐。

荷花,生长在淤泥中却懂得洁身自怜,虽不显多么高贵也气质迷人。荷花,虽没有菊花的顽强、傲骨,兰花的高洁、典雅,没有牡丹的荣华富贵之气,没有玫瑰的高贵傲气,没有梅花的娇小精致、坚贞不屈,没有百合的朴素纯洁,没有茶花的大方体……。但是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有着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综合品质。

有人问:既然荷花喜欢清凉,为何不生在寒冬?荷花不愿被尘世浊染,又为何要生在淤泥中呢?但是,如果荷花不长在炎夏,何显清凉?荷花不出身淤泥,何来高洁?任何事物的品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任何品质都不是完美的。有了参照物,才能体现出其优点。因此,荷花正因能够做到清新脱俗,才如此高雅;能够战胜自己,保持一份低调又不逊的高贵气质,才倍受世人喜爱。

有人赏荷,有人赞荷,有人品荷,有人问荷……。这世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但我觉得人们应遵循自然原则,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衡量事物的真正价值,不要唯心而错评。荷花,出身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却时刻保持一种高洁。不管周围有多少污秽也遮挡不住它美丽的光芒。荷花,高贵但不高傲,低调但不低俗。

如今人们的思想在日益蜕化”,是因为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即使外表容貌干净,但内心却沾满了污秽杂物,人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来自原始的纯净。荷花一直可以保持一份纯净,是因为它有净化自身的本领。我们是人,有时候为什么却不如一朵荷花呢?如果不懂得自洁,有一天终会被淤泥淹死。要想活出自我,活出美丽,就要像荷花一样高高地站在淤泥之上。

荷花,既能冲破束缚也遵守自然规律。我们和荷花一样,身处在一个看似自由却不自由”的社会,处处受到诸多束缚。但是我们也和荷花不一样,因为我们是人,人有理智有思想。我们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可以突出创新,从而冲破来自心底的束缚。只有使自己的心彻底解放,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心静若水,独赏荷韵。看着荷叶下的净水,心也跟着平静,就像涟漪过后终归平静一样。赏荷,品出的是清新自然和超凡脱俗,还有它高雅、洁净等品质。赏荷,同看人。看人,同品荷。做人,应如一朵荷花。在我沉浸于思考的同时,天色也慢慢变暗。起身迎着月色归家,却忘记了自己来时的方向……。

关于《静心若水,独赏荷韵(原稿)》修改建议

编辑评论  10-03-2011

  1. 就标题而论,文章的主题是赏荷,可以是前人赏荷,也可以是作者赏荷,或者是兼而有之。以前人赏荷为铺垫,最后落在作者赏荷,当然还要落在“独”字上,既独特之处,或者独到见解。也许作者的独到之处是在“谈静心若水”。赏是这篇文章的神或者线,所有内容围绕着赏字。赏是观看。与赏无关者,删!

  2. 标题不够简洁。也许“独赏荷韵”足以。

  3. 文章首段冗长。散文的起始段要和整体匹配。以本文之长度,起始段可以裁剪掉3分之一。起始段的功能在于连接读者,吸引读者,最后引出话题。

  4. 最后一行可以合并到前一段。最后一段在于总结前文,启发读者,或者写出你的精彩的句子,或者引用一句话等。文章的结尾很像是舞蹈的最后造型。

  5. 修改时从结构下手,最后润色,标点符号。

  6. 将原文裁剪如下,以示说明。

独赏荷韵

我喜欢荷花的美: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七月盛夏,漫步荷塘。或清晨或黄昏。那一池荷花千姿百态,让人忍不住有想独占的冲动。微风乍起,迎来层层涟漪,然后又恢复最初的平静。暂时会忘掉一切骚动不安,就像漪涟过后终归平静。而心静若水,独赏荷韵,别具另一番风味。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生长在淤泥中,却洁身自怜。长长的枝干撑着一朵花,虽不显多么高贵但也气质迷人。荷花虽美,可容不得我们接近她。这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我们对她的一种尊敬的态度。

周敦颐又写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啊,荷花没有菊花的坚强,没有兰花的高洁,没有牡丹的富贵之气;可是荷花是圣洁的代表,花之君子。

在李清照的笔下,荷花则是一种凡花,主人托荷喻情,借荷消愁。给人的是另一番感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也有人写道: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也有人说;不长在炎夏,何显清凉;不出身淤泥,何来高洁? 这世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于眼前的事物,看情绪而定。好的心情自然会赏心悦目,心平气和。反之则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感觉。

赏荷,品出的是清新脱俗,高雅洁净的的品质。荷花一直可以保持一份纯净,是因为它有净化自身的本领。而人有时候为什么却不如一朵荷花呢? 如今人们的思想在日益蜕化,容貌干净而内心却沾满了污秽,人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来自原始的纯净。沉思中天色也慢慢变暗,起身迎着月色归家,却忘记了自己来时的方向。

 

静心若水,独赏荷韵(原稿)

作者: 黄焘,QQ:6323934372,011-7-8

七月盛夏,漫步荷塘。一轮美景映入眼帘,别具一翻风味,让人忍不住有想独占的冲动。清晨,露珠在叶子上滚动,趁阳光未来之前调皮地嬉戏着。白色荷花、粉红色荷花,深红荷花,千姿百态,互不争艳。大大的叶子下面,含苞待放的骨朵儿轻轻地露出半个头,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而这时大大的荷叶就像个可爱的母亲,用全部生命来呵护自己的孩子。如果说躲在荷叶下的花朵是羞涩的孩子,那么亭亭玉立的荷花则像美丽的少女,在展现着自己的高雅气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喜欢荷花,喜欢它的美丽;“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我喜欢荷花,更喜欢它的品质。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生长在淤泥中,却洁身自怜。长长的枝干撑着一朵花,虽不显多么高贵但也气质迷人。荷花虽美,可容不得我们接近她。这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我们对她的一种尊敬的态度。
  
  周敦颐又这样说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啊,荷花,没有菊花的坚强,顽强和傲骨;没有兰花的高洁、典雅、爱国;没有牡丹的荣华富贵之气;没有玫瑰的高贵傲气;没有梅花的娇小精致、坚贞不屈;没有百合的朴素纯;没有向日葵的活泼可爱,没有茶花的大方体。……可是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有着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荷花,花之君子,无与伦比。
  
  在炎炎夏日,荷花立地顶天,不要荷叶的呵护,独挡火辣的阳光而不懈一顾。在污浊的泥水中,洁身尘染,独享高洁,不同一般。我们欣赏荷花,赞美荷花。可是也有人独挡一面,用不同的眼光去品读荷花。有人赏荷,有人赞荷,有人品荷,有人问荷……
  
   “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有人这样问道:既然荷花喜欢清凉,为何不生在寒冬?荷花不愿被尘世浊染,又为何要生在淤泥中呢?问得好。但是在这里我想说:荷花不长在炎夏,何显清凉?荷花不出身淤泥,何来高洁?任何事物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也许你是时间独一无二的,但你绝对不是排名第一的。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没有拿别人和你比较,没有周围事物的衬托,也没有任何参照物,那么,和自己比你的确是最完美的。同样,荷正因能够做到清新脱俗,才如此高雅;能够战胜自己,保持一份低调又不逊高贵的气质,才倍受世人的青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李清照的笔下,荷花则是一种凡花,主人托荷喻情,借荷消愁。给人的是另一番感概。
  
  这世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于眼前的事物,看情绪而定。好的心情自然会赏心悦目,心平气和。反之则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感觉。但是不管是个人情绪也好,还是借“景”消愁也好。我希望人们都遵循自然原则,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衡量一事物的真正价值,不要太唯心而错评。
  
  “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是啊,比起周敦硕,这时间没有谁能比他更了解荷花、更爱荷花。在我眼中,也许看不出老周所谓的高雅和圣洁。在我笔下,也许写不出老周所谓的脱俗和正直。可是在我心里,我也和他一样深深地爱着荷花。
  
  午后,捧一杯清茶,漫坐荷塘旁边。微风乍起,迎来层层涟漪,然后又恢复最初的平静。看着荷叶下的净水,心也跟着平静。暂时会忘掉一切骚动不安,就像涟漪过后终归平静一样。人生如茶,苦后醇香。饮茶,品出的是生活的滋味;心静若水,独赏荷韵。赏荷,品出的是清新自然和超凡脱俗,还有它高雅、洁净的的品质。
  
  赏荷,同看人。看人,如品荷。静心若水,独赏荷韵……

--------------------------------------------------------------------------------------------------------------------------

父母的爱(修改后)

作者: 黄焘 QQ:632393437, 10-24-2011

父母是一把巨大的伞,时刻为孩子遮风挡雨。父母用自己的苦痛换来孩子的幸福快乐,他们永远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孩子过得更幸福是父母最大的满足,这就是父母的爱——无私而不求任何回报。

有这样一个个小故事。一个16岁的男孩和自己的父亲吵架,他埋怨自己的父亲没给他太多关心,他们之间总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一触即发。这时,父亲选择给儿子两个耳光,但儿子对他的误会却更深了,因为男孩不知道父亲是最爱他的人。在第三个耳光将要落下时,这一刻发生地震,他们家的房子塌下来了,父亲伸出去的手突然改变方向,把儿子拉过来紧紧地搂在怀里,为孩子挡住了一切。过了很久,从黑暗中男孩听见母亲对他说:“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不要恨你的父亲,他是爱你的”。最后他获救了,但他的父母却永远离他而去。男孩哭了,他恨自己明白这一切太晚,连和父母说声“我爱你”的机会都没有。男孩的父亲走了,可他给孩子留下了一份完美的礼物——深刻的父爱。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在汶川地震中。一个武警战士从废墟里救出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但在发现婴儿的过程中,救援人员从垮塌下来的医院房屋中发现了他的妈妈。当时场景是这样的:妈妈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持着上身,而我们的小宝贝(那个婴儿)就在妈妈的身下,可是妈妈早已经没有呼吸,她还没来得及听一声她的骨肉喊她一生妈妈。地震中坍塌的房屋掠夺了她的生命,而她身下的小宝贝却安然无恙,没有受到半点伤,就在妈妈的双臂及身体支撑的这狭小空间内,孩子等到了救援人员的到来。救援人员发现孩子时,他整恬静地睡在小被子里,被子里还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已经编辑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顾不得自己的生命安危,顾不得自己的羞涩冷暖,直到消耗完生命的所有能量,却用最后一丝力气,为自己的孩子留下这条短信。她留下的是永恒的母爱!

父爱可以故事中的耳光和保护,母爱可以是一条简单的短信,也可以是平时的唠叨和手中的针线。冰心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俗话又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有时候父母的态度和方式会有点过激,但不管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他们永远最爱自己的孩子。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爱的眼睛。无论世事怎样变迁,唯有父母的爱不会改变。

关于《我们欠父母的太多(原稿)》修改建议

编辑评论  10-15-2011

原文中的故事很好,感人。这里以“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作为主题,裁剪原文及修改标题如下,以示参考。

父母的爱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一把巨大的伞,为我们挡下了所以的风雨。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这里有一个故事。

一个16岁的男孩子正在和自己的父亲吵架,他埋怨自己的父亲没给他太多的关心,他们之间总有太多的问题无法解决,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一触即发。这时,父亲选择给他的儿子两个耳光,但儿子对他的误会却更深了,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父亲其实是最爱他的人。在第三个耳光将要落下时,这时发生地震,他们家的房子塌下来了,父亲伸出去的手突然改变方向,把儿子拉过来紧紧地搂在怀里,为孩子挡住了一切。过了很久,从黑暗中,他听见他母亲对他说:“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不要恨你的父亲,他是爱你的”。最后他获救了,但他的父母却离他而去。男孩哭了,他恨自己明白这一切太晚了,连和他的父母说声“我爱你”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管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永远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有些东西,往往是在失去后才知道要珍惜。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爱的眼睛。把握好现在的一分一秒的时间,去爱自己的父母。过马路时,请细心拉好他们的手,当他们不能自理生活时,请你细心照顾好他们,当他们孤独时,请远在他乡的你常回家看看。或者打个电话回家问候一下。

我们欠父母的太多(原稿)

  作者:黄焘,QQ:632393437,01-05-29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是他们教会我们学会做人,是他们用爱呵护我们慢慢长大......

如果说人生是坎坷的,那父母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把巨大的伞,这把伞为我们挡下了所以的风雨。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
  
  一个16岁的男孩子正在和自己的父亲吵架,他埋怨自己的父亲没给他太多的关心,他们之间总有太多的问题无法解决,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一触即发。这时,父亲选择给他的儿子两个耳光,但儿子对他的误会却更深了,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父亲其实是最爱他的人。在第三个耳光将要落下时,这时发生地震,他们家的房子塌下来了,父亲伸出去的手突然改变方向,把儿子拉过来紧紧地搂在怀里,为孩子挡住了一切。过了很久,从黑暗中,他听见他母亲对他说:“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不要恨你的父亲,他是爱你的”。最后他获救了,但他的父母却离他而去。男孩哭了,他恨自己明白这一切太晚了,连和他的父母说声“我爱你”的机会都没有了。
  
  是啊,有些时候,我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些东西,往往是在失去后才知道要珍惜。但在失去后才珍惜还有什么意义?不如把我好现在的一分一秒的时间好好地去爱自己的父母。其实不管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永远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每个人的什么活中都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爱的眼睛而已。
  
  有的父母等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远在他乡儿子的一个电话,哪怕是一句轻声的问候。有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辈子,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冷漠......
  
  也许现在你已经飞黄腾达,拥有美好的幸福生活,但请你别忘记,此时你的父母已白发苍苍,已经没有生活能力了,因为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和爱都花费在你的身上,才换来你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许你的梦想没有实现,现在的生活也很辛苦,但请你也不必自责,父母给予你的不要求你做出任何回报,你虽然没有钱但你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有时,有时哪怕是一句我爱你或者是一个温暖的问候,把自己的爱给他们,这些就足够了。因为有爱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老了,你长大了,已成家立业,请你比不要嫌弃你的父母。不要怪他们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不要怪他们让自己丢了面子,不要嫌弃你的父母是农民,不要嫌弃他们落后了,不要怪他们做事总是太慢,不要嫌他们走路太慢,不要怪他们拖累了自己。因为从小到大,父母把我们拉扯大也不容易,他们付出了所有的爱和汗水,却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什么,当我们犯错时,他们会耐心教导我们。他们宁愿自己默默承受着一切痛苦也不要让我们受到半点伤害。所以,当i 过马路时,请细心拉好他们的手,当他们不能自理生活时,请你细心照顾好他们,当他们孤独时,请远在他乡的你常回家看看吧或者常打个电话回家问候一下。
  
  请每一个人都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吧,因为在这一生中,我们欠父母的太多,太多。哪怕用我们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还清。

--------------------------------------------------------------------------------------------------------------------------

做一个简单的人(修改后)

作者:黄焘,QQ:632393437,01-05-29

雨后初晴,天空渐渐明亮起来,只是那迟迟不肯退去的薄雾给自然笼上了一层面纱,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却又无法看穿。墙上旧时钟发出的滴答声像一个放牧人的吆喝,仿佛正在驱赶着灵魂向前。书桌上茶杯里冒出的热气在四处逃亡,想写点儿什么又无力拿笔,突然间感觉自己很累想远离俗世,做一个平凡而又简单的人。

做一个简单的人,抛开世俗的烦恼,在心里给自己留一席空白之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累的时候就听听音乐,赶走寂寞与孤单,渴了就喝水,困了就去睡个安稳觉,醒来再提笔写下几行心情文字,时刻记录生活的点滴。快乐就笑,伤心就流泪,得不到的不去妄想,失去的也不后悔,坦然面对一切,闲品五味人生,笑看花开花落,万事顺其自然不必强求。空闲时,躲在书房写写字画,去公园溜溜鸟儿,骑自行车到野外山上,拿起相机拍几张小孩子般的笑颜,又或是在安静的夜里细数星星和聆听虫鸣,再写写诗,感受大自然这如诗如画意境,一个人自由而快乐。春天看花开,秋天扫落叶,悠然自得却不乏味,生命里的春夏秋冬,只不过是自己找到简单的过程。

每个人都想简单地过着自己生活,然而,简单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可是这简单的四个字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人们总是在满足欲望后才会知足,又岂能简单?所谓的简单,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

不想随波逐流却已身在其中,不想过于繁杂却也得不到简单,不是我们生活琐碎而是这个社会不允许我们单纯过多,不是我们对生活麻木,只是突然累了,想找个安静的角落歇一歇再重新开始。世间繁杂无奇不有,我们也被现实压变形了,因此必须为自己的心灵整整容,以有一个全新的姿态去接纳世界。每天的旅途都是新的,唯有用心生活,让沿途的风景来美化自身心灵,让自己回归到大自然中去。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忙忙碌碌的生活里却不知道自己要找寻什么,或许我们不必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每天认真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此简单也是一种幸福。看清世俗的同时,又能“雕刻”好自身的形象,这才是真正的简单。

简单,不是简约更不是简陋;简单,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一种自我形象雕塑;简单,是心灵的独自旅行和如自然版纯净的生活。站在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重获自己心灵的自由,去认真体会那属于自己的小小快乐,足矣!做一个简单的人,简单些,再简单些。

做一个简单的人(原稿)

作者:黄焘 (QQ:632393437)  11-07-05 

渴了就喝水,困了就去睡。孤单无聊时,音乐是安慰。快乐就会笑,伤心就流泪。很少谈妄想,很少谈后悔。真心爱过谁,不需要感谢。真的要告别,就别太纠结。听风听雨声,看海看流星。换过了心境,更容易感动。做一个简单的人,哪怕太天真。不想对明天总是有太多的疑问。一个人看电影慢跑,一个人听着歌睡着。用一个孩子的本能,听你说着愿望可能。做一个简单的人,不需要天分。不过是自己找到快乐的过程。虽然总是太多烦恼,但是梦中全部忘掉。轻轻地风依然美好,唤醒我最当初的心跳。
  
——写在前面
  
在这喧闹的城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点空间,哪怕是一条狭小的缝隙。看着窗外的阳光升起又落下,感觉自己的青春正在无法挽回的流逝。曾经的梦想,曾经的快乐,都埋葬在这灰暗的城市中。不想让自己太累,只想做一个普通而又简单的人。
  
做一个简单的人。抛开世俗的烦恼,在心里给自己留一席空白之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渴了喝水,困了就睡,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也不需要去改变。孤单无聊时,音乐是安慰。累的时候就听听音乐,赶走寂寞与孤单。音乐,是心灵的安慰。深夜,带上耳机,享受一个人的世界,陶醉在这份快乐之中。再提笔写下一段心情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美好点滴。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做一个简单的人。闲品五味人生,笑看花开花落。快乐就会笑,伤心就流泪。不要去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很少谈妄想,很少谈后悔。昨天的昨天,都只是回忆,不要有太多后悔。明天的明天,是无法预料的,不要有太多妄想。真心爱过谁,不需要感谢。真的要告别,就别太纠结。亲人,朋友,爱人,都会有分开的时刻。乐于帮助别人,感谢帮助我们的人。生活不要有太多的繁杂。
  
做一个简单的人,哪怕太天真。在这现实的社会中,想要简简单单,感觉就是妄想。像是一个孩子天真幼稚的梦想,难以实现。但有时候,我们更希望自己像孩子一样,永远也不要长大。不懂得生活的烦恼,对明天也没有太多的疑问。在孩子的梦里,明天是一个美丽的梦。虽然我们无法回到童年,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一个人看电影慢跑,一个人听着歌睡着。用一个孩子的本能,说着愿望的可能。一个人感动在自己独立的生活里,用沉默的方式。而沉默并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态度。

做一个简单的人,不需要天分。在每天不断地奔跑中,常常会觉得自己很累。盛夏的风轻轻掠过额头,伴随着稀稀疏疏的蝉鸣,这世界依然美好。夜晚,繁星点点。太多烦恼总是在梦中忘掉。一觉醒来,又会是一个新开始。奔跑,停息,继续前行。一切都不过是自己找到快乐的过程。听风听雨声,看海看流星。用沉睡的记忆,唤醒最初的心跳。相信自己,你便是快乐的。

做一个简单的人。简单,而不是简约,简单,更不是简陋。简单,是一种生活态度。简单,是一种自我快乐。简单,是心灵的独自旅行。

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生活,是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做一个简单的人,简单些,简单些,再简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