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加(修改稿)

我喜欢写作,我想不断地去学习提高,不学则退。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了,不想从别人那儿吸收点什么了,那就会倒退,那说明自己已经没有生命力了,精神开始萎缩了。我不愿意这样做。从中国当代文集的在线培训,我找到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我要把握,我要参加。

我曾经是一名大学中文教授,发表过几百万字的各类作品,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真正的文学作品创作却比较少,好的散文就更少了。我对当代散文写作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特别是受了早期散文理论的影响,形散神不散,就认为只要神不散,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常常写着写着就写散了,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结果真的散了。这东还没说清楚,一下子又跑到西了。没有了规律可循,成了错乱型思维。

我与涵石老师作了几次交谈,也看了他在《中国当代文集》网站上写的文章,很有启发,现在明白了,我们写出的东西是要给人看的,那就要考虑读者,把文章与读者联系起来。只有按规律办事,散有序而神不散,才能写出好文章。神是指贯穿于主体的、其主帅作用、挈领作用的东西。神就是主题思想。不论怎么谈,都要扣住主题思想。研究问题就像聚焦一样,应扣在一个焦点上,否则就会离题甚远。

文章主题要突出、形要有序,有律可循,给人以美感,当然还要有自己的特点。我把这次培训视为我今生最后的一次学习机会,通过此次培训,我要写出几篇很好的东西,为后人留下几行铅字并付梓印刷,让后人评说!

我要参加(原稿)

作者:肖旭, 12-10-2011,qs66ds@163.com

推荐人: 薪竹

我想要参加一个训练,为什么?因为我喜欢写作,我想不断地去学习提高,不想自己不学而倒退。人这一辈子,可以很小就离开老师、学校、父母,后来也可能离开家庭、丈夫、老婆;但如果要让自己有活头,不断活出个名堂来,“书”是万万不能离开的。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对书没有兴趣了,不想从别人那儿吸收点什么了,那就会倒退几年,几十年,那说明自己已经没有生命力了,精神开始萎缩了。我不愿意这样做,中国当代文集的“投稿作者在线培训”给了我一次读书的好机会,我要把握,我要参加。

我曾经是一名大学中文教授,并发表过几百万字的各类作品,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真正的文学作品创作却比较少,好的散文就更少了。我把这次培训视为我今生最后的一次学习机会,我会倍加珍惜的。

我与涵石老师作了几次交谈,也看了他在《中国当代文集》网站上写的文章,很有启发,我觉得更有必要参加学习。我对当代散文写作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特别是受了早期散文理论的影响,“形散神不散”,就认为只要神不散,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常常写着写着就写散了,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结果真的“散”了。这“东”还没说清楚,一下子又跑到“西”了。没有了规律可循,成了错乱型思维。现在明白了,我们写出的东西是要给人看的,那就要考虑读者,把文章与读者联系起来。只有按规律办事,“散”而有“序”,即“形有序而神不散”,才能写出好文章。“形散”是散文的长处,发挥得当,文章就会写得生动活泼、韵味无穷;那神是什么?“神”是指贯穿于主体的、其主帅作用、挈领作用的东西。神就是主题思想。不论怎么谈,都要扣住主题思想。研究问题就像聚焦一样,应扣在一个焦点上,否则就会离题甚远。散文贵散又忌散,形散而有序与神不散是辩证统一的。由于散文要讲究意境、美感,亦可称之为“立意”。“意犹帅也”,若驾驭全局、指挥若定,那就全在于统帅。文章没有立意就没了神。故主题要突出、明显;形要有序,有规则可循;读后能给人以美感,当然还要有自己的特点。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要写出几篇很好的东西,为后人留下几行铅字并付梓印刷,让后人去评说功过吧!

-------------------------------------------------------------------------------------------------------------------------------------

四季轮回(修改稿4)

有人喜欢春天;有人喜欢盛夏;有人喜欢初秋;还有人喜欢隆冬,而我却喜欢四季, 喜欢四季轮回。我追随着四季的节奏,终于悟出了常人体验不到的欢乐。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如《内经》所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足见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春天来临时,大自然草木生发,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与繁殖;气候温暖,主万物升发,主生。而夏天天气炎热,草木茂盛,动物活动也多,繁殖也快,所以也主生长及发散。到秋天时,天气凉快,草木开始凋零,一片肃杀景象,而树木的精华都会向根部收藏,一些动物也准备冬眠,宇宙间一派收与降的景象。冬天到来时,天气寒冷,冰封万里,动物冬眠地下,人藏于室内,天地间全是闭藏之象。这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亦与之相应,要想健康长寿就应该很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这个规律,适应“人体”的“自然属性”。养生应以天地为法则,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心神、形体应合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递迁,悠哉于天地之间,以求强身、祛病、增寿。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蛰虫苏醒,一派欣欣向荣,人也亦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以恢复身体“元气”。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要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春季所发的“陈”就是冬天所积累、收藏的东西,这是生发的基础。只有冬天把气养足了,春天的生发之气才正常。春天养阳,衣着应以“春捂”为主。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春天宜先减下衣,后减上衣,“上厚下薄”是春捂最佳的穿衣原则;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等,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以饮食为例,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阻止阳气生发。这不仅能驱散风寒,还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春季养生,应注重精神调养。中医谓:春主木,在于肝,七情发于怒。应节怒暴以养其性,将胸中郁闷之气通过踏青观花,信步于树林河边,以发散体内沉闷之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和水锻炼身体,以此提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夏天是养长的时候,要遵守自然界和人身的生长之道,夏季养生重在“养阳”。夏季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加之乘凉饮冷,心气最容易耗伤。“心病”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所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神清气和,胸怀宽阔,使心神保养。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上火”,所以要特别注意防“火”。防“外火”,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预防的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时戴遮阳帽;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防“内火”,即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除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外,还应多饮水,多吃水果,以清热降火、抗炎消暑,此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变化与季节一样,也有相应的节律。夏天应以养心为主,心静安闲,排除杂念,精神愉快,抵御时疫,体魄强健。首先,避免过热和过凉。其次,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点。注意食不可过饱,饮不宜过多。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可选择游泳、钓鱼、散步、慢饱等,但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健身、饮食、起居等都有其规律。秋季应以“养”和“收”为原则: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锻炼宜轻松平缓。要遵循秋“收”的特性,调整饮食起居,进行一些耐寒锻炼的健身运动,以增强肌体适应气候多变与气温逐渐降低的能力。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要防燥。 “秋冻”,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人体“冻一冻”,但要有限度,以自己能接受不会“冻”出毛病为度,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力的准备。“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阳消阴长,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情绪。“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激动”、“生气”、“紧张”等都是人的情绪表现,情绪波动频繁,会影响身体状况。多做户外运动,外出旅游,登高望远,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保持豁达开朗的胸怀,避免悲伤情绪,是 秋季保养肺的好方法。

“冬藏”,就是要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冬季养肾至关重要。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黑色食物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冬季锻炼不主张太早晨练,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最好的活动是散步与打太极拳,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着严 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中医认为冬令养生讲究“心静而形动”,简言之就是保持平和心态的同时不忘运动。

由此看来,春天若没能养好生发之气,夏天又没加大生发之气,到了秋天必然收获不多,那冬天能收藏的东西就更少了。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人有生长壮老;遵循天人相应,顺应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调整四季养生,可以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发生。如何才能找出与人体生物节奏最相近的生活保健方式呢?我坚持锻炼二十八个春秋才有所体会。我今年74岁,耳不聋,眼不花,牙一个没掉,我追随着四季的节奏,步入了陌生的空间,踏向他人不曾涉足的领域。这脚步尽管显得有些苦涩,但最终悟出了常人体验不到的欢乐来。

四季轮回(原稿)

作者:肖旭, 12-10-2011,qs66ds@163.com

推荐人: 薪竹

有人喜欢春暖花开的春天;有人喜欢赤日炎炎的盛夏;有人喜欢果实累累的初秋;还有人喜欢银装素裹的隆冬,而我却四季都喜欢,因为养生也可以像四季那样轮回。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以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进行的,我们人体也一样。“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这就是四季养生原则。

四季好,四季在轮回。看!冬天的雪消融在春,春天的小苗蓬勃在夏,夏天的花蕾结实在秋,秋天的雨冰冷在冬,真的是四时风景各不同。春来了,风吹过了红润的面颊,是她的柔情,使我知道春的温暖。风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似乎把我的每一缕思绪都熨烫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我追赶着春天的脚步,吹响了欢快的号角。夏天,看那荷花,看那蜻蜓!是夏推开了桃红的门、柳绿的窗。夏天的脚步,行走在蝉的歌唱里;夏天的脚步,行走在青蛙跳跃的身姿和宽阔的喉咙里;夏天的脚步,行走在蔷薇的花朵里;夏天的脚步,行走在阳光、沙滩、大海里,尽显夏日的魅力。我追赶着夏天的脚步,撒下了热烈的音符。秋天给人带来清凉,最早显示的不是衰落景象,而是那几片淡淡的黄,又转成红色的枫叶。谁又料到草木科的各色喇叭花,却随着它任意伸展枝蔓。我追赶着秋天的脚步,撒下了成熟的种子。冬天枯草、干枝拖着冬眠的松柏,衬托着它那傲雪的神采。钻天杨硕大,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虫儿不见了,人们都蜷缩在温暖的角落里,似乎万物都已进入冬眠。在这一片孤寂感的空间里,偶有鸦群报时:晨来了,暮色到了……又偶有几只麻雀,在收割完的田地里寻觅充饥的颗粒。它们没有记忆,记不住、想不起、也查不出它们的祖先在几十年前所遭的横祸……然而,后代不绝。几声雀叫,更显得冬的寂寥。我追赶着冬天的脚步,迎来了披上洁白风衣的雪。

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运行的轨道,潮起潮落,月亮的阴阳圆缺,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规律。四季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千年不变。四季带给人们快乐,带给作家灵感,也带给我们美丽的大自然。自然界一切生物在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必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是与大自然相适应的,人的机体的新陈代谢若违反这一规律,四时之气便会伤及五脏,即所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这说明人体健康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因为人违背五脏六腑的本性造成的。四季的轮换,会给身体带来新的需要适应的环境,中医养生讲究“人与天地相应”,人们要顺应天地四时变化的规律,主动调整生活方式适应其变化。《黄帝内经》在谈到人如何才能长寿时,就明确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逆寒暑”。必须顺从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适应一年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人体才能保持健康,人类也才能够长寿。

春天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也是旧病易发的季节。春季所发的“陈”就是冬天所积累、收藏的东西,这是生发的基础。只有冬天把气养足了,春天的生发之气才正常。按照天人合一的理论,春天要养阳。以衣着为例,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春天宜先减下衣,后减上衣;以饮食为例,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等,不仅能驱散风寒,还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春季还要防风,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也就是气候刚转暖的时候,注意保暖以防“风邪入内”伤肺。春天重生发,应晚睡早起,适当锻炼,多作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可增强神经系统对气候的适应和调节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夏天是养长的时候,要遵守自然界和人身的生长之道。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炎热天气会让人烦躁、食欲减退、睡眠质量差,甚至是过度贪凉,造成“空调病”。这是由于气机不能得以疏泄,到了秋天收敛之气到来时,气机就展不开而得病。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然凉。心属夏气,也就是说,夏天这个季节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大,故应顺之。对心需要更多的保养。首先,避免过热和过凉。其次,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点。所以要用“心”来“安神定志”,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秋天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强大起来。秋季应以 “养”和“收”为原则: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锻炼宜轻松平缓。要遵循秋“收”的特性,调整饮食起居,进行一些耐寒锻炼的健身运动,以增强肌体适应气候多变与气温逐渐降低的能力。“秋冻”,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人体“冻一冻”,但要有限度,以自己能接受不会“冻”出毛病为度,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力的准备。“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阳消阴长,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情绪。“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激动”、“生气”、“紧张” 等都是人的情绪表现,情绪波动频繁,会影响身体状况。多做户外运动,外出旅游,登高望远,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保持豁达开朗的胸怀,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保养肺的好方法。“冬藏”,就是指人们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冬季锻炼不主张太早晨练,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最好的活动是散步与打太极拳,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着严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中医认为冬令养生讲究“心静而形动”,简言之就是保持平和心态的同时不忘运动。由此看来,春天若没能养好生发之气,夏天又没加大生发之气,到了秋天必然收获不多,那冬天能收藏的东西就更少了。一年四季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

在一年之中,分春夏秋冬来养生;那一天之中,最适宜养生的重点时间应该是三间——晨间、午间和晚间,有人称之为养生的“焦点时刻”。因在一天中,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激素分泌、情绪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何才能找出与人体生物节奏最相近的生活保健方式呢?我坚持锻炼二十八个春秋才有所体会。 28年前我在一次读书时,偶然看到一段“乾隆皇帝的养生经”: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等。于是我就开始了每天早中晚进行叩齿、梳头、咽津、拉耳、提肛、下蹲、踢腿、泡脚、按穴位,坚持散步、大步快行等活动,一发不可收拾。这一练就是28年,天天练,雷打不动,风雨无阻,雨雪雾天就在室内坚持,效果愈来愈明显,我今年74岁,耳不聋,眼不花,牙一个没掉,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老年人的“五快”、“三良好”来衡量,我也能给自己打95 分。为什么?因为我吃饭有良好胃口,不挑剔,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每天晨起大便一次,并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而且情绪稳定,豁达乐观,与他人的关系良好,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我追随着四季的节奏,步入了陌生的空间,踏向他人不曾涉足的领域。这脚步尽管显得有些苦涩,但最终悟出了常人体验不到的欢乐来。虽经岁月的洗礼,风雨的考验,但它给我指向了更加绚烂的未来。

-------------------------------------------------------------------------------------------------------------------------------------

年味(修改稿4)

年味是过年的味道,过年的特有氛围。在家团聚、祝福亲友,以及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贴窗花、放爆竹、打灯笼、舞龙灯、走亲戚、赶庙会。而年味的背后,则是中国人一直珍视的人情味。如今说起过年,人人都说年味一年比一年淡,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说年味淡了,不如说人情味淡了。年味没变,变的只是你我的心境。

儿时盼过年,感觉年味很浓。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我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从进了腊月门就开始了忙年,母亲忙着给一家老小添过年的新衣裳,年二十三,糖瓜儿粘、扫房日、糊窗户;年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下晚儿坐半宿、大年初一绕街走……,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最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难忘的就是我读小学时,我家开了一个小饭馆,父母、爷爷都在其中,还雇了几个伙计,过年是要歇业的,那时的年才叫有滋有味。因为平时缺嘴,过年当然要补回来了;在八碟八碗,大鱼大肉的诱惑下,管不住嘴,而导致拉肚子,“五更泄”,慢性肠炎落下了,几十年了,肠炎一直困扰着我。 

中年过的是革命年,对年的体味,则是另一番滋味。由于生活所累、工作压力,以及情绪的进一步升华,个中滋味用打破五味瓶来形容都不为过。七八十年代,我,过年大多在井队、采油队,很少与家人在一起,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相对于家人来说就亏欠遗憾的多了。在那个岁月,大庆是要过革命化春节的,机关干部都要下基层, 与工人同吃同住。

晚年怕过年。退休后,每到过年心里似乎有沉积了许多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过年的气氛完全不像从前了,并流露出了对亲情的眷恋与对变迁的感慨。品尝年味其实是安顿心灵,当心境平和如初,年味也许才会相伴身边。浓浓的亲情和归家的感觉本是对“年味”最重要的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我却越来越对过年失去了兴趣儿。不过说年味的浓与谈,都是与过往相比得出的结论。年味在传承中,总有新元素加入,旧元素被淘汰。现在的“新年俗”,逐渐取代传统习俗的“形式”,如春晚的时间段正好就是“守岁”时间,可算是新的“守岁”;再如短信拜年也成了新年俗;还有登高迎新的新年俗,其实无非就是再加上个现代一点的“健身”因素,还有把压岁钱换成“压岁书”,仍然沿用了“压岁”两个字。几十亿人次流动的春运,不也是浓浓的年味吗?我倒觉得过年唯一不会被淘汰的,是亲情。既不是我们那样的年,也不是后代那样的年,才是我们自己的年吧!

过年气氛的缺失,和家庭有关。如果家庭无气氛,外面的喧哗不会动摇你的。现在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的那些美好时光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那些童年时代热切向往的年味已经随着亲人的离去,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成家,聚少离多,留下的只是对儿时过年的回忆。中国在向小型家庭发展,又失去了一个大家族聚在一起那种热闹的气氛。所以,过年就是越过越没意思。也许我们都对年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吧!

年味(原稿)

作者:肖旭, 12-10-2011,qs66ds@163.com

推荐人: 薪竹

现在过年没有儿时那个气氛和心境了。因为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的那些美好时光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那些童年时代热切向往的年味已经随着亲人的离去……留下的只是对儿时过年的回忆。现在过年真好,但味变淡了。

我站在新年的开头,回首走过岁月的曾经,总有太多的情感,更多的是感悟,各种各样的表情——或欣喜,或感悟……透过春节现象窥见到了自己的心灵风貌:一腔真诚带来生活的祝福无限,一怀挚爱带来生活的快乐无限,一种理性带来生活的信念无限,一份感性带来生活的感恩无限!从国到家,从家到人,从人到事,从事到心,从小到大,诉说着生命的岁月——年!

儿时过年令我怦然心动,让我永远难以忘怀。“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我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过年令我最为开心。贴年画,逛庙会,看秧歌,摆旱船,舞狮子,穿新衣,听侯宝林、郭启儒的相声,吃团圆饭……我读小学时,我们家开了一个小饭馆,父母、爷爷都在其中,还顾了几个伙计,过年是要歇业的,那时的年才叫有滋有味。腊月初八喝 “腊八粥”,从年二十三开始,糖瓜儿粘、扫房日、糊窗户;年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下晚儿坐半宿、大年初一绕街走……,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最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难忘的就是大吃大喝,八碟八碗,大鱼大肉,因平时缺嘴,过年当然要补回来了,由于管不住嘴,多吃导致拉肚子,“五更泄”,慢性肠炎落下了,几十年了,肠炎一直困扰着我。

到了而立和不惑的中年时,早已没有了孩提时对年渴望的童真,早已过了青年时那种“心比天高”,年不年的都是“无所谓”的轻狂。年的到来更让我有一种情绪进一步升华,个中滋味用打破五味瓶来形容都不为过。七八十年代,我过年大多在井队、采油队度过,很少和家人在一起,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在那个岁月,大庆是要过“革命化春节”的,机关干部都要下基层,与工人一同过年。“一个零”让我记了一辈子,至今难忘。1964 年春节,大年初二我在大庆政治部办公室(任秘书)值班,接到采油一厂政办电话汇报:于文兰家属队过年不休息,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两天积肥130吨。听后我觉得符合大庆家属闹革命精神,就以“过个革命年”为题写了一份“情况简报”,当天就打印下发了。这也是我到大庆机关两年多度过的一个最有意义的春节,因为这是我单独值班,独立完成的一项任务,既快又好,甭提心里多兴奋了。好事多磨,好景不长,大年初五办公室副主任找我,问及材料来源和调查核实过没有?我如实汇报过后,他告诉我政治部副主任陈烈民看过简报后,表扬你抓的及时,反映的快,但对积肥数字提出疑义,叫我赶快去核实一下。我去核实果然出了问题,实际积肥是13吨。采一政办为扩大宣传面和力度,向我汇报时却说成“130”吨。这额外增加的一个“零”却让我有多半年时间不舒服、有压力。大约是在正月十五左右政治部全体干部大会上,主任对这期简报先是表扬,后是批评,虽没指名道姓,但我耐于面子,还是坐不住了。心想好事没办成倒惹了一腚骚。可主任并没就事论事,而是讲大庆人“三老、四严”是怎么形成的,讲当年余(秋里)部长在干部大会上一口气讲了三十四个“严”字,讲严细成风的三矿四队,讲北二注水站一把火烧出了岗位责任制……这那是批评,分明是一堂大庆精神的传统教育课。七七年我调到华北油田,后又转战到教育战线,几十年了我仍坚持发扬“三老四严”作风,严谨治学,认认真真教书,教学科研两不误,多次评为学院先进教师、管理局模范党员、河北省教育先进个人。总结人生几十年的体会,汇聚成一句话,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持之以恒,不容易;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形成一套好的管理方法和作风,更不容易。看到大庆油田的新发展,大庆精神在继续发扬光大,耄耋老人由衷地笑了!

昔日过年的确欢乐多一些,退休后不知道怎么啦,每到过年心里似乎有沉积了许多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过年的气氛完全不像从前了,并流露出了对亲情的眷恋与对变迁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我却越来越对“过年”失去了兴趣儿。现在是“简易过年”,在外面订餐,几乎都不在家里做了。条件好了,连碗筷也不用刷了。六七十年代没条件,过年还要等政府给点肉票发点东西,只能在家自己做。现在吃完饭,回家放鞭炮,边看春晚,边聊天,富足感、幸福感都有了,可就没有了当年的那份乐。年龄大了,近几年连春晚没看完就睡下了。不过,我觉得,春晚就像农历新年用饺子款待客人——为了遵循传统你必须吃点,不管你喜不喜欢。虽然时代变迁了,但亲手给家人做菜,如做肘子、炖肉,这是我们年岁比较高的老人才保留的礼俗;给老人送礼、串亲戚、给压岁钱,仍是我坚持的习俗。我相信,串亲戚与给压岁钱,是两样最丢不掉的春节传统。对新一代人来说,过年图的更多是花钱买舒心。年轻人连饺子也不包了,年三十晚上干脆下速冻的。他们想的是既要有点中国文化,又要有点现代化的生活。

古语有: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过去的人是懂得知足的,有了这个心态,有钱没钱都能过上个好年;而今有钱的日子天天像过年了,所以更须用平常心态去感受属于自我的年味,相信心态即能改变心情。正如有人所言:嗅着渐行渐远的年味,心情也能随之变得柔软而平静,平静中自然品得出年的自然韵味。其实,在我们内心深处,过年代表着团聚,代表着祥和,如果只跟自己的家人安安静静地守候着心灵的净土,温馨地守岁,那也是一种美好的过年方式。

------------------------------------------------------------------------------------------------------------------------------------

续写春秋(修改稿3)

青春留不住,岁月不饶人。生老病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的趋势无法逆转,但衰老的进程却可以减缓;肉体的衰老无法抗拒,但思想、精神和意志则可以青春永驻。退休已经十五年了,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别人。

人老了,也就更要懂得去善待自己,对自己少些苛刻。因为善待自己,能让自己快乐起来。事实证明人的心情好时,在体内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是什么还不清楚,但这种物质可以让人年轻。所以,
善待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遇到事情要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学会转弯,不固执、不纠结。在大事上:一 要看得惯。现代社会不断出现许多新鲜事,只要它有利于社会进步,就要看得惯;二要想得开。社会在变革中,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不要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 要允许有个完善的过程;三要忘得快。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不愉快的烦心苦恼事,解脱得越快越好。在小事上:要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活得潇洒一点, 遇事糊涂一点,不要整天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要有一颗平常心,平平谈谈过日子,不要奢望会出现什么奇迹,一切顺其自然,就会过得轻松些。要管住欲望,更 要淡泊攀比,什么资历相近攀比,学历职称攀比,福利待遇攀比,住房条件攀比,退休费多寡攀比等,都不可取。还要注重饮食起居和养生保健,多到大自然中去陶 冶心情。作家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试想,襟怀如此朴实无华,如此豁达,为人处世自是天高云淡。这就是我自由自在 的生存状态!

善待自己,要珍惜对已得到的,特别是年老而来的宝贵的自由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去想自己所爱的。我见过太多的好友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没有来得及安心享受这伴随着年老而来的宝贵的自由。放飞心情, 只要我愿意,我可以看书、上网一天多达五六个小时;只要我高兴,我可以独自一人听着五六十年代的优美旋律而翩然起舞、引吭高歌;只要我身体容许,每天坚持 锻炼2个小时是雷打不动的。我体会读书、看报、锻炼,既能健身又能对大脑进行一种良性的刺激,可以延缓衰老、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而常看报纸杂志,还可 以避免老人和社会“绝缘”,因为老人最怕活得闭塞。

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创新人生。人已过七十,还能做什么?我会告诉你,还能站在时尚的风口浪尖上。我70岁开博,自称“尽情享受新时代、新科技的乐趣”。如今,我的博客页面上位居前几名,已发文几千篇。我真该感谢博客给了我这样的天地,就像密闭的房间开了一扇窗、一道门,屋里充满了新鲜空气。我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兄弟姐妹、老师朋友。在寂寞的时候有人安慰,在孤独的时候有人陪伴,在高兴的时候有人分享,在苦恼的时候有人解忧。这使我体会到了年老的社会价值,活得有滋有味,长乐不疲。人到老年,如果能有一颗不老的心,像陆放翁诗中所说“壮心未与年俱老”,就会有一种年轻的感觉,从而能战胜自我,战胜疾病,益寿延年,老当益壮,并能为社会做出 新的贡献。 

在善待别人上,做起来往往更难,但又必须这样做。一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二要多记别人的好处,三要多想别人的难处。化误解为谅解,变挑剔为宽容,若能如此,则心平气顺。人生如一条风霜雨雪铺成的五彩路,征途漫漫。如我在买东西、在与人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常常会碰到;再如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同事不谐等,面对这些,“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使事情变得简单,而苛刻会把事情变得复杂。其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碰撞,摩擦,这要看你如何去处理了。多点宽容,多点豁达的情怀,多点自我批评,就可以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与其埋怨别人,不如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尊重包容。我觉得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常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其实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善待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你为别人开了一扇窗,也能让自己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把自己融入人群,获得友谊、信任、谅解和支持;只有善待他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充满快乐的感觉。

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公卿不足为贵,而安贫乐道,吾爱吾业,岂不一乐”,知足常乐,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快乐。生活中往往并不是因为愁事多才感到不快乐,而是因为不快乐才感到愁事多。用积极的心态看世界,世界上一切都美好。用消极、悲观的心态看世界,便觉得世界真可怕,对一切都不满意。快乐的人在乌云中能看到曙光,不快乐的人在曙光中能看到乌云。快乐的人在灾难中看到希望,不快乐的人在希望中能看到灾难。一个人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不老的心态,才有不老的体魄。健康在,梦想就在。人到晚年,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羡慕那些得不到的,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我现在享受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优厚待遇,没有职业牵挂,无需风雨兼程,心头不再拥挤,衣食无忧无虑,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正是人生大好时节,我知足了。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四老”:老伴、老友、老屋、老底。人到晚年,风烛残年,必须有个老伴在身边,相濡以沫,陪伴终生,人的生命才能延长。如果结交几个老友,时常走动走动,摆棋局,喝两盅,谈天说地,嬉闹逗笑,或者到公共场所一块儿参加健身娱乐活动,十分惬意开心。老有所居,这是老年人幸福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人到了晚年,如果手中没有一点儿积蓄,囊中羞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或者经常向儿女抻手要钱,要看子女的脸色,何谈幸福之有?在日常生活中,同子女儿孙和睦共处,享受天伦之乐。有了好心情,就觉得晚霞和朝霞一样美。

要让生命充满时间,更让时间充满生命。长寿不仅是时间轴上的长度,更是心态上的宽广度。死亡其实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因为谁都逃不掉。抱着多活一天赚一天的积极心态,才是长寿的最大奥秘。所以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人的疾病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影响。要想活长久,精神先富有,富有是快乐,快乐助长寿。为百岁的到 来,续写春秋八十岁、春秋九十岁……我要再活三十年!

续写春秋(原稿)

作者:肖旭, 12-10-2011,qs66ds@163.com

推荐人: 薪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心里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奋,我明明知道自己获得了一些什么,但一时又难以说清楚是些什么?是物质的丰腴,还是精神硕果?我明明从慈爱而宽容的岁月里获得了很多很多……人一到老年,就爱回忆,可我的回忆,总是和快乐痛苦连在一起。岁月曾让我在大庆生活二十来年,岁月又让我在华北油田生活近三十年。是大庆精神哺育了我,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艰苦奋斗,什么是爱国奉献,我成长了,我逐渐成熟了,能够完成党交给我所有的任务,红旗榜上,先进行列里也添上了我的名字。是华北油田又给了我再次创业的机遇。在挥洒汗水和眼泪后,我才稍微懂得了,究竟怎样的品格、怎样的人,才有资格从岁月那里分享到一份喜悦、一份收成。岁月对人们的赐予是没有条件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允平等的。不论你在大庆还是华北,不论你当机关干部还是当采油工人、井下作业工人,不论春夏秋冬,不论“文革”十年还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你都可以走进属于你自己的岗位,或创造或发展,你都可以尽情地在岁月的怀抱里,或歌唱或感叹,但你惟独不能懈怠疏懒,不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



岁月流逝得太快了,快得连我自己都不知是怎样过来的,当凝目岁月,回想往事时,我已到了耄耋之年。人生经历过春的明媚,夏的浓绿,步入金秋,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原来以为“老”是一道遥远的人生风景,然而还未曾开怀唱熟几支青春的歌儿,青春也就在面前悄然关闭了。然后是汗流浃背的中年,没白天没黑夜,没有节假日,没有奖金补贴,拉车负重爬坡,乃至终于爬到坡顶,可以舒心地喘口气,这才发现人生那轮红日,已经悄悄滚下西山。傍晚的天空是美丽的,夕阳正悄悄的印染着身边的每一片云彩,就连身边的空气,也成金色晚霞了。夕阳里的人们,全身都被一层淡淡的霞光包围着,在这到处都是白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美丽、安详而又平和!虽说夕阳晚霞燃烧得别样辉煌,可惜已近黄昏,好光景毕竟不多了。不少老人回首时,都能把少年时的某个细节讲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要说说自己是怎么老的?却成了一笔讲不清楚的糊涂账,只能慨然长叹了。

“老”是谁也无法逃避逆转的命题。任你的体质如何的强健,任你的遗传基因怎样的优越,全然没法抗拒这一自然规律。“返老还童”只是神话、童话里的美丽构想。假若有人说你“越活越年轻”之类的褒语,如若不是客套的恭维,也只能是友善的鼓励吧!实话实说,人如果能控制住自己衰老的曲线并变得尽量平展舒缓,也就是相当不错了。

诚然,人的生理年龄是不可逾越变更的,而心理年龄倒是可以控制的。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看世界,世界上一切都美好。用消极、悲观的心态看世界,便觉得世界真可怕,对一切都不满意。生活中往往并不是因为愁事多才感到不快乐,而是因为不快乐才感到愁事多。快乐的人在乌云中能看到曙光,不快乐的人在曙光中能看到乌云。快乐的人在灾难中看到希望,不快乐的人在希望中能看到灾难。一个人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不老的心态,才有不老的体魄。人的年龄增长是不可抗拒的,但一个人的年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难怪有人说心态就是年龄。老年人的好心态在于知老而不服老。心不服老精神就不老,就能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干到老。曹操有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勃诗云:“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其中最得我心的是“老当益壮”和“老马识途”两个成语。我想,惟有“识途”之后,老马的“益壮”才真正于人、于己均有裨益呀!徐特立老人说:“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是宝!”前苏联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说:“人可以老而亦壮,也可以未老先衰——关键不在岁数,而在创造力的大小。”人到老年,如果有一颗不老的心,像陆放翁诗中所说“壮心未与年俱老”,就有一种年轻的感觉,从而能战胜自我,战胜疾病,益寿延年,老当益壮,并能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试想,襟怀如此朴实无华,如此豁达,为人处世自是天高云淡。这是一种多么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

让一颗不老的爱心或童心始终在生命中搏动吧!让我们把晚年煨成一片暖色,活的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站得高看得远一些;遇事糊涂一些,不要整天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你活得就会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了。社会上常见一些精神矍铄的长者、年高者,他们的经验告诉人们:食非精细,大鱼大肉,居无豪宅,楼上楼下,对物质的欲求相当寡淡,其心境却无一例外——心情舒畅,平平淡淡看人生,山高水长,享有人生风光的怡然极致。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人的疾病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影响。所以说,要想活长久,精神先富有,富有是快乐,快乐助长寿。

如果我是顽石,春秋七十年可磨一剑。如果我是宝剑,春秋七十年穿过了九重天!前提是:自己要有“卧薪尝胆”的毅力,“围魏救赵”的心智,“负荆请罪”的胸襟,“一鸣惊人”的锐气!还有更重要的:“不服老”的勇气。那么,为百岁的到来,续写春秋八十岁、春秋九十岁……我要再活三十年!

------------------------------------------------------------------------------------------------------------------------------------

门前的小河(修改稿)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她像个恬静的少女,步履轻盈,默默地走着。她一年四季都很美,令我着魔。

春天刚到,小河就迫不及待地睁开双眼,舒展懒腰,浪静风平,岸边的杨柳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为小河频添不少姿色。风来时,水面微波粼粼,在阳光反射下宛如一个个小银窝,煞是好看,美丽婆娑!

夏日骄阳似火,小河的水却依然清澈明静,不冷不热。白天,孩子们在水中嬉水,夜晚,草丛中蛙声一片,美妙的乐曲成为不扰民的欢歌……

秋风扫落叶,枯黄的树叶离开了养育它的母亲,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滑入河中随水飘向远方。秋高气爽,此时漫步河边,真是美不胜收……

北风吹来,像在警告人们:“冬天来啦!”此时的小河,静静地进入了梦乡。睡吧,小河,我会等你醒来,等你再次伴我。

清晨,潮儿悄悄涨,夜间,潮儿轻轻落。她走时,没向我告别,她来了,也不惊动我。若不是片片落叶在河心荡漾,若不是几丝光波在月下闪烁,有谁知这静静的小河呀,她是从不歇息,日夜奔波?风来了,她不叫喊,雨落了,她不闪躲。年年月月,时时刻刻,她总是默默地向前走着,走着……她走着,驮着竹筏串串,她走着,驮着阵阵渔歌。有多少木船、驳轮啊,被她驮进了大江、大河……

她如此地辛勤劳碌,却从来不表露声色。她是怕惊动两岸的路人,还是生就这高贵的品格?我虽然不知道她的姓名,但她的身影却常留心窝。纵然是我走到天涯海角啊,闭上眼,就见她默默地走着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默默地流淌着

作者:肖旭, 12-10-2011,qs66ds@163.com

推荐人: 薪竹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从我家门前流过,她像个恬静的少女,步履轻盈,默默地走着……她一年四季都很美,令我着魔。


春天刚到,小河就迫不及待地睁开双眼,舒展懒腰,浪静风平,岸边的杨柳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为小河频添不少姿色。风来时,水面微波粼粼,在阳光反射下宛如一个个小银窝,煞是好看,美丽婆娑!

夏日骄阳似火,小河的水却依然清澈明静,不冷不热。白天,孩子们在水中嬉水,夜晚,草丛中蛙声一片,美妙的乐曲成为不扰民的欢歌……

秋风扫落叶,枯黄的树叶离开了养育它的母亲,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滑入河中随水飘向远方。秋高气爽,此时漫步河边,真是美不胜收……

北风吹来,像在警告人们:“冬天来啦!”此时的小河,静静地进入了梦乡。睡吧,小河,我会等你醒来,等你再次伴我。

清晨,潮儿悄悄涨,夜间,潮儿轻轻落。她走时,没向我告别,她来了,也不惊动我。若不是片片落叶在河心荡漾,若不是几丝光波在月下闪烁,有谁知这静静的小河呀,她是从不歇息,日夜奔波?风来了,她不叫喊,雨落了,她不闪躲。年年月月,时时刻刻,她总是默默地向前走着,走着……她走着,驮着竹筏串串,她走着,驮着阵阵渔歌。有多少木船、驳轮啊,被她驮进了大江、大河……

她如此地辛勤劳碌,却从来不表露声色。她是怕惊动两岸的路人,还是生就这高贵的品格?我虽然不知道她的姓名,但她的身影却常留心窝。纵然是我走到天涯海角啊,闭上眼,就见她默默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