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西安事变(修改稿)

七十多年前中国发生了一场兵变,西安事变。这场兵变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七十多年后,通过老师我们了解到,西安事变的发动人,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事实上,真实的西安事变并非如此,而是张想利用共产党得到苏联的援助割据一地自立为王,结果反被共产党利用。

网络图片,历史教科书

为了达到占地为王的目的,张第一次会晤周恩来时主动提出接济共产党。当时刚结束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面临着给养保障的大难题,张伸出援助之手,可谓是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下面的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沈阳张氏大帅府原馆长杨景华:“1994年7月20日杨 尚昆到我馆参观时回忆,当年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会谈后,张学良问周恩来,贵军有多少人?周恩来巧妙地伸出5个手指头,答说,共有5个军。张学良又问: “贵党有几位中央领导人?周恩来答,有五位(指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张学良听后讲,那我就送点生活费给五位领导人,表示一下意思。事后,张学良派自己的粮秣处长张政枋用2辆汽车,将5万银圆,分装在23个麻口铁桶中,送给红军。”杨尚昆就是这批银圆的接收者,当时打开桶看到里面是全新的银圆,流出了眼泪,感叹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从理论上来讲,杨尚昆不可能存在说谎情况,他曾任东征军的政治部主任及后来抗日政治部主任、前敌总指挥部主任等职,其回忆是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信性的。从张与周第一次的会谈中可以清楚明白张是在献媚,而且这个献媚是有目的而为之。若是张不存在着占地为王的目的,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一见面就自掏腰包要送礼?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他在迫切的向共产党表明自己的诚心。

为了取得共产党的信任,红军筹划东征和西征之时军火皆由张支出。张与蒋是拜把子兄弟,剿共之时却倒戈相向与共产党称兄道弟起来了。下面的党史料可以证明张在东征与西征之时给红军的援助以及所取得的肯定。1936年5月12日,周恩来与张学良秘晤于肤施。会谈中,周恩来向张学良通报了正在酝酿中的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着重地请张学良提供红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提出了七九子弹10万发的单子,要求将其中6万发运送至肤施城,另4万发送给将出陕南之部队。5月22日,西征红军出发不久,周恩来致电东北军,商讨红军去陕南行军路线,要求张学良迅速依照前议调拨七九子弹10万发,从中抽3万发至4万发于临潼附近,以便交红军去陕南的部队,其余子弹则仍依前定办法在肤甘之间转交红军。6 月1日,6万发子弹如约送到延安。王以哲电告周恩来:子弹6万发已至肤施,待弟到肤施后再电取法。对此,周恩来致电表示感谢:“承拨子弹,足证兄等待人如己,不分界限,有如兄弟手足,曷胜感纫。”张的行为完全只是在力争红军的信任以便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反过来思考一下,张一直在表明自己想抗日不愿内战,自己却在背后提供大批军火,支持红军打内战不抗日。他若不是心存想法,还需要如此争取红军的信任?答案是否定的,张需要共产党信肯定他的忠诚度,这样他才有机会搭上苏联这根线。

为了得到苏联的援助,张曾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张曾杀过苏联共产党人,中东路事件中又与苏联人结下梁子,对于张的入党申请苏联自是觉得不可靠,便采取了拒绝态度。以下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关于张学良要求加入共产党的情况,在1986年苏联出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的文件汇编里,就已经被披露出来了。在那里公布了一封共产国际1936年8月 15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其中就提到了这件事。电报明确提到了共产国际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即不同意中共中央根据张学良要求计划发展其入党的提议。这份文件因为在1988年《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上被专门译成了中文发表,故已为中国许多读者所知(摘自杨奎松《革命》)。张当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可以说已是国民党二把手之位,按常理来说,他若没有谋逆之心又为何要转向加入中国共产党?况且张一向是个沉迷于女色与毒品的纨绔公子哥,在九一八事变时为保存实力,不发一枪便把整个东北三省拱手相让日本,在蒋手下时更是不听指挥,自诩为我是“东北王”完全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态度。试想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是真心实意的要加入共产党呢?很显然,张的目的不是在抗日上而是在反蒋上,要反蒋以他当时自身的实力来说明显不够。若是转向加入共产党,那么情况就不同了,他成了共产党苏联自会拥护他,而反蒋成功的几率自是变大了。

张与共产党达成协议,成立西北联合政府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协议在西安事变之前早已达成,由此可知西安事变不是偶然性的突发事件,而是早有预谋的兵变。从当时情况来分析,是要成立张、样、共三位一体的三角联盟,一下资料可以证实这一点。1990年代报刊上曾经公开揭露: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决心杀蒋并已选定杀蒋人选”,而且张学良要联合杨虎城以及延安红军组建“西北联合军团”,建立以张学良为首、以西安为“西京”的“西北联合政府”并非是为了抗日。中共中央的解密文件也曾披露出这件事,当时确实是要成立西北联合政府来与南京政府分庭抗礼,但是因为后来的苏联方面反对,便只能作罢。这两点都可以说明,张的割据野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自从东北三省被日本人占领之后,所谓的东北王便已是名存实亡,张生在土匪窝长在土匪窝,身上自是有一股土匪气息,窝都被日本人占了,想重新割地自立为王再借助苏联力量打回东北老家去。张以抗日为名做掩盖,割据为王真实目的,这完全是符合逻辑常理的。就当时而言,在烽火连天的混乱时代里,几个大军阀谁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只不过差一个机遇与实力而已,而张已是有了机遇,在实力上有三角联盟军,一切条件都已具备,怎么会不干?这也恰恰从侧面证实了,西安事变是精心策划的阴谋事件。

张利用不成反被利用,西安事变之后共产党临时变卦。本是要成立西北联合政府的张在捉蒋之后全国乃至苏联都在谴责张是在以下犯上,扣押国家元首实乃名族罪人,苏联则指责张受日本唆使,大骂是汉奸。张的行为在各界所造成重大反响,以及他的反思,下面一些情况可以说明。当得知张学良扣押蒋介石之后,大学生和人民群众自行举行游街声讨张、杨二人行为。

网络图片

大公报数十万份,头版为张学良最敬重的文人张季鸾撰写之《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劝告东北军将士迷途知返,勿误国误民。胡适、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等知名人士纷纷撰文谴责张、杨“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系国家民族之罪人;破坏统一,罪恶昭著。”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社论,把张、杨的义举,说成是“叛变”,“利用抗日运动进行投机”,甚至把西安事变同亲日派首领汪精卫联系在一起。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国际通讯》则著文,斥责张学良为“叛徒”、“强盗”。 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还专门向孔祥熙表示,苏联政府与事变无关。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之后接到苏联命令不能杀蒋,迫于苏联压力毛泽东只有派周恩来到西安去说服张学良释放蒋介石。这些情况都说明张捉蒋不得人心,面对各方舆论扑面而来,奇虎难下的张已是束手无策,苏联出乎意料的反应和共产党的临时变卦使得张割据称王的梦全然破灭。苏联为什么会谴责张的行为?因为在1936年德日签署了防共协定,苏联怕杀蒋之后中国又将陷入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会大大降低中国的抗日能力,中国一亡日本马上就会入侵苏联。西安事变中不杀蒋是苏联从自身利益出发,中国充当了挡箭牌,但是,西安事变也让蒋停止了剿共,同时也给共产党后来发展壮大取得天下带来了历史性转变的一幕。张曾在回忆录中说:“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莫此为甚!坐收其利者,反为共产党耳。”晚年时张更是声称自己一生失败,是罪人中的罪魁。中共中央曾多次盛情邀请他回来看一看江东父老,张却一再找借口推脱其词,致死都不曾回祖国大陆,这都证明了张是被共产党反利用了。

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张既不是民族英雄,也不是千古功臣。所谓捉蒋抗日也只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用来欺骗善良老百姓的谎言。对于那段历史毫不知情的中国人而言,是错把谎言信奉成真理。晚年毛曾说,共产党能有今天全是托了张大帅的福,甚至大谈给他一个主席当都不为过。面对这段不真实的历史,中国人都被引进一个设定好的圈套,沦为工具而不自知。在皇权至上的中国,老百姓只是统治阶级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价值观被严重污染过后扭曲成畸,盗贼亦可被奉为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 张学良日记
《革命》杨奎松
张学良口述历史
张学良维基百科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材料
《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记录片
张学良西安事变前后接济了红军多少钱?
西安事变期间“三位一体”的军事协商与部署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
有关张学良加入中共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真实的西安事变(原稿)

作者:若浅墨 ,08-20-2012,1007179791@qq.com

长期以来,有人捏造事实,篡改历史,说九一八事变是蒋下的“不抵抗”命令,并以此为西安事变找借口。那么,西安事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不妨来看一看1928年至1936年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以此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张的权力坐大。1928年6月北伐军直逼北京,张作霖仓皇出关,被关东军炸死于皇姑屯。12月,张不顾日本压力,毅然宣布东北易帜,自此民国走上形式上的统一。1930年9月爆发中原大战,张通电反对阎锡山、冯玉祥等人,并引东北军入关支持蒋赢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中原大战以后,张的地位升高,除了东北四省以外,包括华北五省,军权政权差不多全由张掌握。1930年在全球的经济大恐慌下,日本出现经济大萧条,此时他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土壤肥沃的东北三省。1931年,由日本在万宝山策划的一起引发中国与朝鲜间冲突,其侵犯中国东北之野心昭然若揭。1931年7月6日,张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的严令,实行“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后,张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日军很快便侵占了东三省全境。

九一八之后,蒋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5年张西北剿共副总司令,蒋亲兼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更为猖狂,中共中央奉苏联指示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反蒋反日等口号,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从而引发全国抗日浪潮高起。1935年,日军自从占领东北四省之后,又企图染指华北。先是笼络殷汝耕,成立冀东伪自治政府。12月11日,中央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派宋哲元为委员长加以制衡并受命与日方斡旋,但此事被人误解,以为华北要步东北后尘“特殊化”,于是便引发了12.9和12.26两次大学潮。1935年,蒋为削弱张的军力,命令张围剿共军,却遭挫败,损失惨重。当时,东北军的战斗意志早已在长期的背井离乡愁绪中消磨殆尽,而且他们的待遇也极差。一个师每月的粮饷大约只有3万块银元左右,而中央嫡系部队则有12万之多,如此不平等待遇,东北军难以接受。紫罗镇一战殉国、阵亡官兵的抚恤金不但少,而且几时发放还没有着落。如此状况,张怎不心寒?这些将士都是张带进关的,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自是负有责任。 更何况张与日本人还有杀父之仇,作为东北人此时不去抗日,却在此消耗兵力攻打“自己人”。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的张,心中逐渐产生一种抵抗的情绪。 

毛看准了张的境况,并加以利用。1936年1月就派正式代表李克农在洛川与张开始会谈,会谈时双方已停火。4月9号是周恩来同张在延安会谈,此时他们已达成很好的合作关系,不但停止剿共,而且出钱资助共产党。6月底,张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并未接受张的请求。中共当时本想以“反蒋抗日”与东北军秘密结盟,并拥张为“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后来因为苏联方面反对只能作罢。为什么苏联不同意张的请求?是因为1936年德日签署了防共协定,苏联生怕面对德国的同时还要担心东方虎视眈眈的日本,所以他们需要联蒋抗日。1936年,日军进逼日亟,国民党中央曾拟出一份应变的作战序列,分为五路,分别由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宋绍良、陈继承担任总司令,为了避人耳目,便以五路剿共的名义发表。这份命令传到西安,造成了张杨两人极大震撼,他们的疑问是,共军充其量也不过两三万人,为什么动用这么庞大的兵力?便产生了“要被吃掉”的危机感。1936年,蒋到西安督战。张与西安绥靖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向蒋面谏,却遭到蒋拒谏。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观看《一寸山河一寸血》之后,才知道整个西安事变,被伪造的“真相”太多,历史被篡改,百姓被愚弄,错误的认知历史,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今天,当我们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便会发现,当时的反对党利用人心、虚伪造作、捏造事实,为什么这样一群人,还能坐拥天下,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

我们的权力

作者:若浅墨 ,06-25-2012,1007179791@qq.com

此次关于陈光诚维权事件给了我一个很大的震撼。人活着是要有所追求,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因为它是我们的权力。

任何民族,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对公平都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公平不分国界。就陈光诚维权的例子来说,在知晓他遭遇之后,胡佳和李和平等维权律师原计划在北京举行“关注光诚”记者会。五十多位学者发表致胡锦涛的公开信中多次提到陈光诚案。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兰托斯为首的34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致函国家主席胡锦涛,要求中国政府释放陈光诚。 2010年11月,“自由光诚”网站开通。各国各界人士,都对陈光诚伸出援手之手,并且全力支持他,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公平是没有国界的。公平没有民族之分,没有高低层次之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有权力追求公平,对于追求公平的人,会受到到全世界人的尊重。

一个社会要向前发展,没有对正义的坚持是难以前进的。临沂计划生育事件中,陈光诚试图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计划生育中强行对育龄妇女进行绝育手术、对生二胎的孕妇强行堕胎、引产的受害者,并向媒体揭露了有关情况。为此,陈光诚遭软禁,与外界的通讯也被限制,并且受到多次殴打。陈光诚所坚持的就是一种正义,为了正义,他的妻子和母亲皆遭人毒打。最后陈光诚是在那些有正义之心的人帮助下逃出东师古村来到北京,并且向温家宝提出三点要求:依法严惩犯罪,保障家人安全,依法惩治腐败。这说明了,邪恶压不倒正义,坚持正义始终正确的。假设一个社会真没了正义可言,那必定是到处充斥着罪恶,人与人之间必定会自相残杀,社会必定动荡不安。不坚持正义,社会就达不到和谐,没有了和谐,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人类迟早也要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坚持正义,是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的必要前提。

人生来就有言论权,任何国家的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力。2007年3月14日,陈光诚获得英国人权组织查禁目录颁发的言论自由奖。不难看出,世界上的人都把言论自由列为人权的一种。陈光诚的维权事件中充分表现出了言论自由受到压迫,不允许讲真话的情况。他之所以会遭到非人待遇,就是因为他对外界说了“不该说的话”。然而,这些话对那些违法犯罪,视法纪法规而不顾的人来说,是犯了他们的死忌。言论自由遭到封闭,但是陈光诚对尊严的捍卫,并未因为恶势力的嚣张报复就此停止。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说出事实的真相,可见对人权是怎样的一种执着追求。

公平、正义、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权力,即所谓的人权,追求人权是人类的原始本性。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捍卫人权是势在必行,只有尊重人权,人人都享有最基本的权力,社会才能达到一个相应的高度。陈光诚维权事件,充分说明了人权这个问题,也让我明白了,人权的不可侵犯性。

----------------------------------------------------------------------------------------------------------------------------------------

转折(修改稿)

作者:若浅墨 ,06-01-2012,1007179791@qq.com

我是一个孤寂的女子,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倘若没有遇上你,或许我依然只是那个不被周围人理解的女子。感谢薪竹引荐我认识了你,涵石老师,这即是偶然又是必然。你把我牵引到一个展新的境界,对于写作与我人生而言,这是莫大的转折。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散文的认识停留在“形散神不散“观点之上。很久以来,误以为散文作只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来写便可,不需要太多拘束。至于在谋篇布局上没有想过要遵循什么规律,只是凭借着感觉走,随笔而成便是一篇文章。在用词上也未曾想过形容词的用法,只知随心所欲用词。读书时语文老师如此教,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未思考过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在遇到你之后,我对散文有了新的认识。记得第一次阅读《中国当代文集》时,最先看见的便是首页简介。寥寥数语便对《中国当代文集》做了一个简单阐述,语言简洁、明快、通俗又易懂,第一感觉就是舒畅无比,当时我便喜欢上了文集。接下来阅读的是美学基础,告诉我散文必须具备艺术之美感,即简洁、和谐、永恒。散文遵循了艺术的一般规则,所以散文在某一程度上和它们具有共通性。而老师你所论述的和我潜在的本质产生了共鸣,句句抵达内心深处让我幡然醒悟过来。

你的教导,深深启发了我。你告诉我,天道是简洁而有序的,包过宇宙和人类社会都是如此,文集的写作规律就是来源于天道。这是我从未听过的全新理念。你还告诉散文写作是“形有序而神不散”的,这和我以往认识的散文观点呈对立状态,同时这也是正确的写作指导思想。形散神不散”写作观点指导我写不出好文章,只会让文章混乱不堪,是涵石老师您告诉我写作还有章可循,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则有秩序地写作。

在没有你之前我的人生还处于一片迷茫之中,有了你之后我不在迷茫。在过去几十年里,同学说我傻,亲戚说我傻,就连我的父母也毫不例外的如此评价我。在他们的眼中,为他人着想丢失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傻,把自己所拥有的分享给他人就是傻,对他人全盘实话实说就是傻,没有达到他们所想要的就是傻。受他们的引导,对他们所说的“傻”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你却告诉我这是善良,这是未被污染的本性,是最值钱的。你的一席话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作为一个人所存在的价值,也因为有了你我不在迷茫。

后来你还给我纠正了一个错误认识,让我看到了我的智慧。童年时,我和弟弟在客厅玩,大白天我看见死去不久的曾祖母从外面走进来,我叫她坐下,然后和她说话。奶奶在厨房听见我在和曾祖母说话,从厨房跑出来,却没看见曾祖母,在房间里到处找还是没找到,结果吓了一身冷汗。对于此种现象,在迷信的中国人看来,是曾祖母的鬼魂在作祟,只有你告诉我不是鬼,是某种未消失的场,这是映射。这是千分之一人中才出现的一种天才才能看得见的“场”,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与异常功能。你的话总是一次又一次让我讶然,让我对过去的错误认识得到矫正,你所教授我的知识足以影响我以后的人生。

你的到来给我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你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的转折。你就像是在站在了最高的地方看了风景,之后回到一种平和,那是一种融洽与和谐,回到最初的平静,是一种回归。早在第一眼阅读文集时,我一见钟情而心与之共鸣,或许这是命中注定。一种神往在心里流动,你是那么遥远,但我依然感谢神的赐予,我听到了你的声音,我已经是你的学生,正在跟随你的途中以至永远。

转折(原稿)

作者:若浅墨 ,06-01-2012,1007179791@qq.com

2011年12月,经薪竹介绍,认识了涵石老师,他指引我走出知识的误区,带领我迈向更高的殿堂。这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

未遇到涵石老师之前,我对散文的概念是停留在“形散神不散“的观点上。一直以来,以为写散文只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需要拘束太多。在谋篇布局上从未想过要遵循什么规律,只是任凭感情一泻千里,随笔而成便是一篇好文章。在用词上也未思考过形容词的用法,只知道随心所欲的用词。读书时,老师是这么教,我们也就这么学,从未质疑过“形散神不散“这个观点的正确与否。

遇到涵石老师之后,我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记得第一次进《中国当代文集》时,最先看见的便是首页简介。寥寥数语便对《中国当代文集》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语言简洁、明了、通俗又易懂,第一感就是舒畅无比,对此我心中便这个地方产生一种喜爱之情。凭着感觉,我接下来看的是美学基础。美学基础是对散文的五项基本原则,简洁、流畅、深意、美感、完整做的一个基础论述,告诉我们散文必须具备的艺术之美,即简洁、和谐、永恒。美学基础包含了太多知识,例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以及文学作品这些都属于艺术的范畴,散文遵循了艺术的一般规则,所以散文在某一种程度上和它们具有共通性。

看了美学基础,再反过来看写作指导。涵石老师是这么对散文下定义的:“当代散文是一种文字表达形式,最重要的组成是作者的思想或者感情,此外是它的格式。一般而言,一篇散文表达一个主题,并且开发这个主题,它是对问题的回答。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散文,一篇散文可以有很多目的,你可能赞成一个特出的观点,说明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必要步骤,或者评论某一个艺术作品等等。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严肃或者诙谐地讨论一个主题。它可描述个人的见解,或者只是报告信息。”看完这个定义我才明白,原来我对散文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次,未曾深入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写作观点是错的,它指导我们写不出好文章,只会让文章混乱不堪。

“形有序而神不散”是一种崭新的散文观点,它告诉我们写东西是有章可循的,不是杂乱无章,这一点深深启发了我。在这条文学之路上,未遇到涵石老师之前我是在知识的迷茫中前进。如今他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有了一个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为此我深深感谢他。

----------------------------------------------------------------------------------------------------------------------------------------

(修改稿)

04-21-2012

早上推开门,首先映入眼球的便是那被白雪覆盖的世界。似乎有很久没看见白雪皑皑的景象了,突然间有一种想奔向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去思考一番的感觉。雪下了一夜,屋外已被大雪染透,远山,近湖,田野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踏着细碎的脚步走出屋外,只见远处的山在白雪的侵染之下已非原样。山顶上显现出一层层的白,山脊上雪并未覆有多厚的雪,如此却恰恰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由上而下递减的奇特白雪染山之景。山上并无飞鸟啼叫,只有松柏笔直而立,守卫着这一方领地,雪花倾覆在这些树枝上,枝条佝偻着背向天。

行至湖边,只见湖面已结冰,往日的潺潺流水声早消失不见,只有厚厚冰层冻结上面,冰上还罩有一层薄雪。湖周边的野草已枯死,显得有点死气沉沉,雪堆压在上面,颓废的野草也带有几丝蓬勃朝气,不再是垂头丧气,而是拼命的往上伸出头颅,争取一份呼吸的天地。伸延到湖面的柳条上挂着一些雪,一条一条的垂下,一阵风吹来,雪花簌簌往下掉落,有的跌落在冰层上,有的飘到陆地上。

绕过湖,继续往前走,便是纵横交错的田野。由于雪的叠加效果,田野的荒芜景况已全然消失,只剩下茫然的一片洁白,脚踩在上面立马出现一个黑色的脚印。蹲下掬起一捧雪,揉成一个雪球,摊开手掌,再将雪球扔出去,只听见咚的一声,雪地上炸出了一个洞。声响过后,整个空间又陷入了沉寂中,田野上了除了我,并无他人,转身看着这一片雪田,除了声响过后的平静再无波澜。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阳光拨开云层,在白茫茫的大地上洒下一层金辉色的光晕时,令人耳目乍然一新的是,这个白雪染透的世界,在此刻竟然有一种复苏的蓬勃之气在蔓延。再看远处的山,再回望走过的湖,再观察田野里的雪景,不再是之前的遥远、消沉、静寂。静心于这大自然中,感受着雪的清寒,突然间觉得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不堪一击。雪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只是生命的渺小注定了在这个季节出现又即将消失于这个季节,来之则快,去之也则快,谁都无法掌握它的命运。薄弱的生命力,虽是贵为大自然的一体。

---------------------------------------------------------------------------------------------------------------------------------------

盛开(原稿)

作者:若浅墨 ,12-22-2011,1007179791@qq.com

推荐人:薪竹

北国雪悄然的下了一整夜,天色还尚早,有点点灰暗,整个世界陷入无比空茫之中,一眼忘不到边的雪,在灰暗的晨曦中白得那么摇曳生姿,白得那么璀璨夺目,令人移不开眼。有多久,没有看见过雪地里尽情玩耍的情景了?有多久,没有见过大雪覆盖,银装裹素,心情也跟着焕然一新的感觉了?又有多久,把一颗心融于这片白雪之中不闻不问了?

不知不觉中,已愀然过了很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年华,似乎那多么的事情都早已离经叛道很久了,心也在逐步的成长过程中被消磨得疲倦不已,此刻却有着一股恍若隔世之遥远的苍渺之感。或许,人在历尽磨砺之后,最终都会脱变,但最初的那么成长过程,依然潜藏在体内。只要一经触碰,记忆便如那熊熊烈火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蔓延,无处可藏身的钝痛,侵袭着你的每一寸肌肤,你躲也躲不掉。

轻摇莲步,踏出门外,迎接目光的是,白雪压枝低,青山覆点翠,百步无人寂,十里雪飘然的场景。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不免有那么点欣喜,只是因为潜意识里对雪没由得来的好感。

对雪的迷恋,不单单只是因为自己出生在冬月里,更多的只是对雪的一种缱念,一种寄托。雪花飘呀飘,飘进人的心里化成一幕幕深刻的水墨画,在心中弥散成为不可追忆的美丽。随着时光的一去不复还,那些纯美的记忆越显模糊,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谢幕,退出了我们的生命中。所谓血浓于水的亲情也变得那么的薄如轻纱,风一吹就飘走了,那么,那些纯真年华里的友谊又有什么好值得一提的呢?难道能胜于亲情吗?时间这把杀手锏,似乎从来都没放任过任何人,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带走了你认为无可替代的感情,让你由感性变得理性。

行走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里,回头张望,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似乎所有的洁白都被烙上痕迹,无一幸免的被染成另外一种颜色。人在路上走,哪能不历事?人的一生,也没有谁可以如雪般纯洁透顶到纤尘不染。

成长是一种经历,不经历便不可能真正的成长。没有人天生便是无所不能的强者,所谓的强者都一路踏血而来。历练告诉了我们,人不可万事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耐性,不能遇事就按耐不住的自乱阵脚,人只有冷静下来, 才可看清形势看清自己的处境。

行至湖边,见满湖水已结冰,往日的潺潺流水声已消失,只有厚厚冰层冻结,周边草木已枯死,所有一切生灵在此刻都显得有点颓废。一石投去,冰层纹丝不动,仿若坚不可摧的城墙。

雪在湖上融,冰在湖面浮,万千心事谁能懂?化情融景,周遭景物似有了灵性般,伸出去的手打落枝头的雪,只听见雪花簌簌往下掉的声音,覆盖了树下斑驳潦倒的痕迹。

我蹲下身来,掬起一捧雪,看着它在我手中慢慢的消融,直至化为点点雪水,突然间我就觉得,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不堪一击。雪也是一种生命,只是生命的渺小注定了在这个季节坠落又即将消失于这个季节,来之则快,去之也则快,谁都无法掌握它的命运。薄弱的生命力,虽是贵为大自然的一体,来于自然也归于自然,就好比落叶归根的道理一样。

我们的身体发肤来父母,但我们最终的归宿却不像雪那般来自哪里死后回到哪里,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死后是葬于大地,而不是在回归父母体内,同样的回归自然,不同的过程却有着不同的道路,最终还是殊途归路,可见生命是多么的充满迷幻色彩,大自然也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在经过一路的漫游与沉思,总算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在白茫茫的大地上洒下一层金辉色的光晕,整个世界都变得通亮起来。此时,令人耳目乍然一新的是,这个白雪颠覆的世界,在此刻竟然有一种复苏的蓬勃之气在蔓延。再看远处的群山遍野,视野不再是仅限于之前那么狭隘,一切景物尽收眼底,心也变得光亮,仿佛这个隆冬并不那么寒冷,反而有几丝暖意。我置身在阳光的普照之下,犹如看见了光明在向我招手,我欣喜的奔向了它,让冷心如雪水般融于阳光之下。

这是一场吉祥雪,一场瑞雪,它结束了这个冬天,它带着昂昂绿意,迈着轻调的步子,带着我走向春天,走向美好的未来,走向阳光般的康庄大道。那些漂泊而去的纯真童年,那么幼时美好的夙愿,都在这场雪中停顿。结束该结束的,接受该结束的,感受该感受的,人始终不是沉迷在过去,而是着眼看向未来。人生有那么漫长的回忆,但不全部属于回忆,未来何其长,成长是必备因素,看懂,明白,成长,是一种最美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