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华美军 作者:忆言, 09-30-2011 抗战历史的纪录早期在中国受制于少数人的权威,使其变为某个集团的功劳,而盟国援助似乎在记忆中被逐渐淡忘。直至今日,为牢记国难,人们撰写回忆录、树立纪念碑、重温英雄事迹、甚至以先辈的名字命名公路和图书馆,但我们依然看不到盟国将士的身影。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援华美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亚洲战局,他们是中华民族所必须不能忘记的恩人。 中日战争始于1937年,当时的日军很快便占领了中国北部地区。尽管在随后的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的无畏精神为他们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但这仍然无法减缓受过精英训练的日本军人的侵略步伐。7月丢失东三省,9月撤离上海,12月南京沦陷,最后在重庆建立国民政府。到1939年,日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绝大部分东北部城市,以及全部海岸港口,被孤立的中国只能勉强通过缅甸和中南半岛运送战略物资。可以说,这片领土的生命几乎危在旦夕。 此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心生忧虑,他意识到倘若中国落败,亚洲其余国家也在所难免,不久后会有近三百万日军转投太平洋战场,伙同德军把硝烟与战火带到世界各个城市,人类的灾难即将降临。与此同时,国际联盟上下一致对日本野蛮的侵略行为表示强烈愤慨,纷纷提出给于中国国际援助。于是在1940年,美国决定帮助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武装力量,打击日本人。 1940 年12月9日,罗斯福批准给于中国价值2500万美元的军事物资,并出售100架P-40驱逐机。1941年春天,美国同中国签订租借法案,拨款1亿 4500万美元用做添加中国地面及空中作战装备。同年5月,中国要求美国帮助中国武装30个步兵师,美国国防顾问亨利.史汀森 (Henry.Stimson)接受了申请,承诺中方一旦选好部队,补给物资立即送达。不久后,一位已退休的美国空军军官陈纳德(Claire L. Chennault)向总统罗斯福主动请战,率领一百名美国志愿飞行员,昵称“飞虎队”,驾驶新型P-40s战斗机,于年底顺利抵达缅甸,准备与中国人并肩作战。据说,陈纳德是受蒋夫人之邀临危受命。 1941 年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派遣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将军作为中缅印地区总指挥官,负责计划并实施作战方案。史迪威是一位作风硬朗,经验十足的老兵,根据中国的情况,他判断如果中国想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进行军事改革,核心有三点:整合部队,筛选军官,授予他前线指挥权。当他的观点还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可,缅甸便传来了噩耗。 中国距离美国很遥远,运输十分艰难。一颗子弹,一块肥皂都必须在海洋上行驶近14000海里,然后通过铁路运送至缅甸北部城市腊戍,再被装上卡车从滇缅公路一直开到昆明,路途715公里。日军瞄准了这唯一的物资供给路线,1942年3月至5月间,动用大批轰炸机和地面部队对缅甸实施扫荡,成功切断滇缅公路。史迪威率领各国部队退到印度,整装待发。 为了保证国民党所需战略物资仍能不间断供应,美国决定在印度城市阿萨姆邦与中国城市昆明之间开辟一条空中运输通道—驼峰航线。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短短500英里当间却高耸着喜玛拉雅山,平均海拔4500米。空运队在这条航线上飞行了三年,共损失469架飞机,平均每月损失13架。尽管艰难,但这条航线始终在为抗战最前线输送血液,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绑着降落伞的补给包出现。 退到印度后,史迪威将军专心做两件事情。首先,履行美国1941年承诺的武装中国三十个步兵师,他甚至提出要在两年内训练出九十个中国精英步兵师。师部的军官被护送到印度接受史迪威的训练,再回到中国训练他们自己的士兵,但这项计划始终因蒋介石的干扰进展缓慢。其次,建立陆地运输系统。驼峰航线运输能力有限,大量物资囤积在印度,史迪威提出从印度雷多修筑公路至缅甸密支那,最后与滇缅公路接轨。同时,架设一条从印度加尔各答到中国昆明的输油管道,全场 3000公里。所有计划于1942年7月相继实施,史迪威重夺缅甸的希望正在实现。 1943 年11月2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签署《开罗宣言》,承认了中国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并确保了中国东北三省、台湾、澎湖群岛的领土完整,但并未对当前亚洲战场做出重大决策。12月24日,史迪威率领中国两个师部,英国六个师部,外加一支外号“抢劫者”的美军突击队,对缅甸北部城市发起反攻,龙陵、密支那、卡迈相继取胜,史迪威再次用事实证明了他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指挥官。1945年1月,由印度利多、经缅北密支那、至中国遇难的公路回复运输,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现在的物资运输可以达到每月三万五千吨。 1945 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天皇于8月14日宣布正式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战舰甲板举行日本投降仪式,日方由外相重光葵和军官梅津美治郎签字,中方由国民党代表徐永昌签字,美方由麦克阿瑟将军签字。在旁观者中,有一位我们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史迪威。后来在日记中他写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脱身了。 中方由国民党代表徐永昌签字 曾有一支美军为中国主权牺牲,但他们在中国却没有回忆录,没有纪念碑,没有英雄称号,甚至连一个体面的葬礼都没有。随后的几十年,美军同样出兵南朝鲜、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中国人反而为他们永远寇上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帽子。受恩而报怨,农夫与蛇的故事虽广为流传,援华美军的遭遇却鲜为人知。 信仰的抉择 信仰对人类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与价值观的原则性不同,信仰展现出一种牵引性,令人感觉好似眼前,实无边际。迈着永不停息的步伐,人们的欲望被日益膨胀, 行为的尺度被渐渐拓宽,有时对付出生命都不加思索。因此,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最终归宿的神鬼善恶之分,就在一刹那间信仰的抉择。在中国,陈光诚的遭遇就是一例。
陈光诚是中国早一批民主维权人士,2006年遭遇陷害蒙冤入狱,之后与妻儿被软禁在山东省临沂市东师古村。今年4月22日,幸得好友相助奇迹出逃,录制视 频,内容直指中共当局要严惩罪犯与政治腐败,并保障家人安全。后以纽约大学访问学者身份抵达美国,落地即发表演讲“公平正义没有国界”,一举成为世界瞩目 的焦点。自由、公平、正义的信仰为陈光诚赢得了世人的赞许和援助。 在陈光诚软禁期间,当地村干部经常伙同公安,脱下制服,举白旗喊“执行党的命令”,举黑旗喊“法律我们不放在眼里”,对陈光诚本人及其妻子、母亲施行毒打, 他的女儿被二十四小时监控,随时准备被搜身查办。据悉,在看押陈光诚的人之中,不乏曾经因计划生育而遭受迫害后受恩与陈的村民。今天却恩将仇报,就为挣那 “工头”派发的一百快钱。可见,当金钱和权力成为了人们的信仰,穷凶极恶的行为将会产生并蔓延开来。
至今,陈光诚一致被大陆媒体宣传为“一个妄图留学而进入美国大使馆的冒失鬼”,并称美国“不要借机转移主题伤害两国外交关系”。面对这样的“奇闻”,有意识 的人都会追问:一位年过四十的人为何还要去留学?想留学,难道他不懂得先考试再申请的道理么?为何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他又是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就算他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人,美国国务院真无聊到要用一个疯子来做文章破坏外交关系么?而事实上,发问的中国人极少。是什么麻木了人们的意识呢?人们又 被引导去想些什么呢?
或许是天意,让陈光诚奇迹脱身,来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在这里,他的信仰被社会所接受,他的行为将获得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亿万民众尊敬这位来自中国的高尚的民主战士。但是在陈光诚的祖国,一个同样高喊正义口号的国家,等待他的只有千古罪名和死亡的裁决。 艺术之美:评《意志的凯旋》 作者:忆言, 08-17-2011 那天早上,我收到了涵石老师的电子邮件,内容很简要:观看电影《意志的凯旋》(Triumph Des Willens), 于是早餐后便照做了。这是一部由天才导演莱尼.雷芬斯塔尔拍摄于1935年,纪录纳粹党人辉煌时期的影片。起初因听闻纳粹党而产生的心理抵触伴随着电影的 节奏渐渐消失,最后更不知为何会产生由衷钦佩,甚至追随的感觉。在随后的讨论中,涵石老师给了我答案——电影真正成功的奥妙,是隐藏于政治宣传背后的艺术 之美,那是希特勒统领千军万马所依赖的艺术手段。
简 洁。导演为影片每一秒都注入了纳粹党的灵魂,不允许有糟粕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每刻画一个焦点,无论是领导的威严、游行的热闹、子民的快乐,都显的那 么有力,令人崇敬。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其实影片许多地方都违背常理:电影情节被纳粹党集会前后的片断所取代,语言不搀杂任何旁白和对话,领袖们的演 讲均不超过两分钟时间。有趣的是,影片不仅没有丢失观众的视线,反而收到了奇效。这就是简洁的艺术效果。
和 谐。影片镜头的选取遵循和谐的准则,使元素间搭配的恰到好处。例如:竞技场队形的几何分布、军人与建筑物的动静结合、演讲者不同角度的切换,皆为导演的精 心设计,美感不言而喻。而将和谐之美运用的最出色的则是希特勒本人。在演讲中,他的五官特征与神态、动作、语言、服装融为一种隐秘的和谐,并拥有坚毅的外 表。目睹此情此景,令人“莫敢不从”。这强大的感染力并不源于希特勒作为政治家演讲的技能,而是一位艺术家对美的深刻领悟。
流 畅。在《意志的凯旋》中,细节的穿插赋予影片动态感,军营中快乐嬉戏的士兵,趴在阳台上的猫咪的回望,街边老百姓仰慕领袖的眼神。宏观与微观间的流畅变 换,使人身临其镜。而流畅的魅力不仅在于连接电影的画面,还有与观众的距离。每一个触手可及的细节,都降低了政治宣传片的高度,成为百姓身边的故事。
《春》中的错误 多年来,朱自清散文《春》被选入语文课本。文章旨在通过对大量景物进行刻画,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早春景象。事实上,此文在格式、逻辑、用词三个方面存在不足,不宜作为经典选入教材。 首先,格式为行文提供脉络,为段落提供基础。散文《春》中2,3,4段的起始句分别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凌乱且意义狭窄的景物概述,伴随而来的则是段落中心付之一炬。修改后的《春》遵循散文格式,分别将各段落主题句提到段首,形成一目了然的行文路线,不仅大大提升文章整体节奏的流畅性,更深化了早春画面的清晰度。 草-园子-孩子-风-草-各种树-花-树-蜜蜂-蝴蝶-野花-风-花香-鸟的歌声-雨-树叶-草-光-夜-各种村民-房屋 景物跨度跳跃之大难以想像,行文逻辑混乱。修改后的《春》对描述对象和特征进行整理,将上面混乱的景物归为三类分别展开描绘,使读者在脑中建立一福生动有序的早春景象。 最后,用词需准确。在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偏词、怪词、土词。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山朗润起来了,遇到“朗润”二字,中国读者都在此眉头紧锁,更别说将其译为各国文字推向世界了,类似的还有文中两次出现的“赶趟儿”(中国东北口头语“来得急”的意思)。此处的“郎润”改为青色相对清晰, “赶趟儿”用争相开放代替更为确切。准确生动的用词不仅使句子赏心悦目,更赋予了文章艺术活力。 综上所述,散文《春》在格式、逻辑、用词这三个基本方面存在严重错误。修改后的《春》(见附件1)较之原文流畅,清晰,简洁。时至今日,诸如《春》一文,被视为名家笔下“经典”的文章有很多,其中的缺陷更是层出不穷。教育系统制度当前,这些文章中的缺陷很少被人们所认知,仍然伴随着“名家笔下”的光环被视为写作楷模继续教育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未来真的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文学之巅么?只怕道不变路不变,历史的一幕幕还会重演。 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看那,山青了,水涨了,连太阳的脸也红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花草树木找回了他们原有的活力。嫩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遍地的野花散在这广阔的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争相花满枝头。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风和雨正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魅力。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正是这样的风,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像母亲的手轻俏俏地抚摸着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镇上地房屋稀稀疏疏地在这样的雨里静默着,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人和动物也恢复了那沉睡已久的无限生命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与飞来飞去的大小蝴蝶相映成趣。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早就迫不及待,一个个都出来了。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来了,像刚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它生长着,笑着走着,领着我们向前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