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田园(修改稿)

作者:婉兮,08-27-2012,QQ:1317909942@qq.com

今年的6月份,对我来说是一个绝望的时刻,甚至可以说是我的世界末日。在高中几年一直摸爬滚打的我,最终还是拜倒在高考的门下。我失利了,并且惨得很彻底。但我并没有失去我的梦想,一个关于汉语的梦想。我想要一块田园,以撒下我梦想的种子。

高考的失利,让我好长时间都看不到人生的曙光。所以,我需要做一些可以令我静心的事情。这便是散文。虽然我在高考中失利了,但我不会放弃我的梦想。从高中到现在,我一直在追求着汉语言。我对她有着一种狂热,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近乎疯狂。现在,因为若浅墨的介绍,我发现了《中国当代文集》。而她不仅是一部优秀文集,也是一部汉语写作的典范。她为普通人,为学子,为那些学习汉语的国际学生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也为那些身处贫困之中的孩子而设。我想,这不正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吗?一个为广大热爱汉语的人开设的平台,一个为热爱文字的人开设的平台,本就有着一种高度的开放性。我相信,当代文集是一块可以实现我梦想的田园。

现在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记得我在上高三的时候,我们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他是从江南来的,身上本就有着一种江南才俊特有的气息。每次上语文课都是令我特别激动的事,他的课堂总是那么精彩,那么令人回味。就因为这样,我的语文老师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更加深了我对汉语的热爱。从此,汉语便成了我永恒的追求。而《中国当代文集》风格是“文字简洁,语意流畅,意境深远以及充满艺术之美感。”她将文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散发出一种迥异的气息,从而将汉语发挥到极致的境界。这正是我想要学到的东西。

印象中,我从初中开始接触散文,但那时不大理解散文的真正内涵。现在知道当代散文的基本原则是“简洁、流畅、寓意、美感、完整”。看了石涵老师的介绍,才发现当代散文“形有序而神不形散”的全新特点。这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错误认识。我们所进行的散文写作,并非随心随意,并非杂乱无章,一切都有迹可循。对于散文写作,我觉得首先要真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并把这些当做素材,融入自己的文章中。那些净是虚假的东西不算是好文章,反倒显得很突兀。而且,在写文章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要有自己的思路。就像是建造一座大厦,首先要设计好图纸,然后再根据图纸来做接下的安排。好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改不断的锤炼,方可写出好的文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吧。从点滴学起,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虚心请教,才可获得成就。

虽然我在高考中失利了,但我一直想要读汉语言专业,将来做一位语文教师。而在这个梦想的田园,当代文集中,有着太多让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些在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甚至是见都见不到的汉语知识。在这里将会打开我的视野,给我一个全新的汉语世界。在这块梦想的田园中,学习写散文,会是一件令我无比自豪的事情。新的环境,新的认识,新的文风,都将会带给我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

一块实现梦想的田园(原稿)

作者:婉兮,08-20-2012,QQ:1317909942@qq.com

今年的6月份,对我来说是一个绝望的时刻,甚至可以说是我的世界末日。在高中几年中一直摸爬滚打的我,最终还是拜倒在高考的门下。我失利了,并且惨得很彻底。

高考的失利,让我好长时间都看不到人生的曙光。所以,我需要做一些可以令我静心的事情。这便是散文。虽然我在高考中失利了,但我不会放弃我的梦想。从高中到现在,我一直在追求着汉语言。我对她有着一种狂热,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近乎疯狂。现在,因为若浅墨的介绍,我发现了《中国当代文集》。而她不仅是一部优秀文集,也是一部汉语写作的典范。她为普通人,为学子,为那些学习汉语的国际学生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也为那些身处贫困之中的孩子而设。我想,这不正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吗?一个为广大热爱汉语的人开设的平台,一个为热爱文字的人开设的平台,本就有着一种高度的开放性。我相信,当代文集是一块可以实现我梦想的田园。

现在,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记得我在上高三的时候,我们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他是从江南来的,身上本就有着一种江南才俊特有的气息。每次上语文课都是令我特别激动的事,他的课堂总是那么精彩,那么令人回味。就因为这样,我的语文老师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更加深了我对汉语的热爱。从此,汉语便成了我永恒的追求。而《中国当代文集》风格是“文字简洁,语意流畅,意境深远以及充满艺术之美感。”她将文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散发出一种迥异的气息,从而将汉语发挥到极致的境界。这正是我想要学到的东西。

印象中,我从初中开始接触散文,但那时不大理解散文的真正内涵。现在知道当代散文的基本原则是“简洁、流畅、寓意、美感、完整”。看了石涵老师的介绍,才发现当代散文“形有序而神不形散”的全新特点。这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错误认识。我们所进行的散文写作,并非随心随意,并非杂乱无章,一切都有迹可循。对于散文写作,我觉得首先要真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并把这些当做素材,融入自己的文章中。那些净是虚假的东西不算是好文章,反倒显得很突兀。而且,在写文章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要有自己的思路。就像是建造一座大厦,首先要设计好图纸,然后再根据图纸来做接下的安排。好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改不断的锤炼,方可写出好的文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吧。从点滴学起,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虚心请教,才可获得成就。

其实,虽然我在高考中失利了,但我一直想要读汉语言专业,读师范类院校,将来做一位语文教师。而在这个梦想的田园——当代文集中,有着太多让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些在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甚至是见都见不到的汉语知识。在这里,将会打开我的视野,给我一个全新的汉语世界。在这块梦想的田园中,学习写散文,会是一件令我无比自豪的事情。新的环境,新的认识,新的文风,都将会带给我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

---------------------------------------------------------------------------------------------------------------------------------------

重新认识鲁迅(原稿)

作者:婉兮,08-20-2012,QQ:1317909942@qq.com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印象中,从青少年时代起,我们许多人就接受了鲁迅是伟大的民主旗手、是无畏的斗士的教育。我们一直认为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可是,当我看完《一寸山河一寸血》后,我才发现,自己之前错得太离谱了。

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几乎是大部分中国人对鲁迅的印象。他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可是,现实往往与个人的实际状况是相反的。表面上看起来鲁迅有很高的抗日热情,但他骨子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畏头畏尾的怯懦的小人。他从来也不敢参加群众性的抗议活动,即使是师生们对被枪杀的刘和珍的追悼会,他也不敢进去,只在礼堂外转悠。当革命党是有大风险的,闹不好要砍头,他哪有胆子去闯。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不断用难堪的言辞来骂抗日的英雄,这点已经足以让人不能忍受了。更可甚者,他从来不骂日本人,只骂中国人。然而那些被他所骂的中国人,一个个都在奋力拼杀,坚决抗日,可他鲁迅呢?他只会躲在日本公管里,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这一段流血的历史当中,被人称作中国脊梁的鲁迅,从始自终都没有站出来为中国人说过一句话。像他这样的人,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怎么可能会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民族英雄呢?他是一个被历史神化的人物,一个没有资格称之为脊梁的人物。

鲁迅在国难当头之日还是这般能耐,更何况在自己的家中呢?鲁迅在赴日本前,母亲替他订了一门亲事,女方叫朱安,小脚并且不识字。但他对自己的这门亲事极不情愿。封建时代的所有婚姻都是凭父母之命,没有自由恋爱一说,往往造成婚姻悲剧。但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的思想也日益解放,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已成为人们日渐追求的习俗,勇于同传统婚姻决裂的例子也早已不在少数。可是,如要他退婚的话,势必要向传统势力挑战。但是,鲁迅没有这样的勇气,他退缩了。于是在1906年,他便回家与朱安女士完婚。回到绍兴后,鲁迅恭顺的一步步执行所有的结婚仪式。但是,第二晚就睡到母亲房间去了,第三天,他就离开绍兴回日本了。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位堂堂男子汉一旦做了决定,就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当初并不太情愿,可这也是你自己选择妥协的结果。就像一句话所说的,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即使再艰难,就算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而他鲁迅呢,作为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心哪去了?然而他所做的一切还不够,他仍要继续折磨深深爱着她的妻子。同时也折磨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母亲。朱安是非常贤惠的女人,勤劳操持家务,孝敬婆婆,但是,鲁迅回到绍兴后却不愿回家住宿。到北京后,朱安对鲁迅体贴入微,鲁迅生病时,体贴照顾,然而,都只能换到鲁迅的冷面孔。可这远远不够。1926年,就在他们结婚二十周年的时候,鲁迅把一个可以做女儿的年轻情妇带到了家里,当着母亲和妻子的面与情妇调情。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多大的侮辱,可是朱安没有抱怨,她选择默默承受这一切。从此,朱安就和婆婆相依为命,远离鲁迅居住在北京。

突然,觉得鲁迅为人好假。印象中最深的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学到的鲁迅所写的《祝福》。文章以祥林嫂为主人公,对受封建礼教残害的祥林嫂给予深深的同情。然而,对同样是受封建礼教所迫害的发妻朱安却如此冷酷和残忍。我不得不叹服鲁迅的双面人性。像他这样没有品德没有责任心的人,怎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中国人的脊梁?特我只能说,他不配拥有这样的高度赞誉!

在国难当头的大日子里,他不帮国人抗日也就算了,反而还投靠日本间谍。内山完造,他是日本一个浪人,在施高塔路开了一家内山书店,这实际上是日本外务省的一个重要的情报机关。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上海和南京以后,内山完造替皇军代为管理商务书馆等中国财产。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了上海数十万日本侨民的民选首领,这些都很能证明内山完造确实是一个很有背景的日本间谍。然而,鲁迅在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还与他交往甚密,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绝非一般。可想而知,鲁迅的确是乐于做汉奸矣。

然而,鲁迅对日本的这种野蛮侵略,居然不写一字予以谴责。撇开别的不说,鲁迅在文学方面确有颇高的造诣,但即使这样,他的才华也并未派上用场。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千千万万中国人被迫离开家乡,流浪到关内,爱国歌曲《松花江上》就是反映流浪到关内的民众的痛苦心声的。日本的赤裸裸侵略行径,不仅全中国人民义愤填膺,也被国际社会一致谴责,当时由43国组成的“国联”中的42个国家,表决承认中国拥有满洲主权,只有日本反对,日本不得不退出国联。然而,鲁迅对日本的这种野蛮侵略,居然不写一字予以谴责。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说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害,其他中国人在围观,他为中国人的麻木感到悲哀,因此,要用文字来唤醒中国人。现在,就在眼皮底下日本鬼子正在满街大肆屠杀同胞,耳边日本大炮日夜轰鸣,家园被摧毁,文明遭焚毁,可是,鲁迅连一句谴责的话都没有,竟然能那么麻木?他算得上是脊梁吗,他根本不配!

在我国抗日的漫漫长路中,牺牲了一批又一批的抗日英雄。可他鲁迅呢,他只会躲藏,哪里安全哪里就是他的容身之地。他是一个苟且偷生之人。他并没有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过贡献。他所做的一切,都与民族的苦难无关。他在为自己而活着,而不是为了一个民族的光明而活着。一个只顾自己的利益,毫不关心外界的人,不值得我们欣赏,也不值得我们纪念。鲁迅,他就不是我们最初认识的鲁迅,我们大多数人都被舆论蒙蔽了双眼。如果,如果我们中国都是像鲁迅先生这样的“脊梁骨”,那么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日也就指日可待了,我们也就不用牺牲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了,害的现在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鲜血。

最后,我想说,如果我们所有人都成了像鲁迅一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中国就会失去五千多年来焕发的迷人色彩,我国的文明古国也就要就此消失不见了。但愿每一个人可以擦亮眼睛,辨清是与非。希望每一个人可以牢牢的铭记这段抗日的血耻,做一个有尊严的真真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