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 原 真 实 的 抗 战(修改稿) 作者:顾伟,11-01-2012 1936年,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在西安发动了震惊全国的事变,史称“双十二事变”, 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其后,蒋介石正式成立“抗日委员会”,展开了与共产党相互合作、南北夹击的抗日格局。然而,在此之前,国共对于抗日却有着分外鲜明且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一度成为死敌。 民族的抗战(原稿) 作者:顾伟,09-29-2012 近代历史中的中华民族曾饱受欺凌,而在二战中唯一打到中国本土并且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的日军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敌人,那份恨意直到今天恐怕都未完全消散,可见当时战争之激烈。最近的钓鱼岛问题就显示出了中国在面对日本强势下的铮铮铁骨——两岸配合默契,那也直接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犹如再现了上世纪最艰苦的岁月——民族的抗战史。 1936年,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在西安发动了震惊全国的事变,史称“双十二事变”, 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其后,蒋介石正式成立“抗日委员会”,展开了与共产党相互合作、南北夹击的抗日格局。然而,在此之前,国共对于抗日却有着分外鲜明且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一度成为死敌。 蒋介石为何不同意“抗日”? 东北失守之后,蒋介石为什么不同意张学良要抗日的主张,最后激发出西安事变?从常识和逻辑来说,当时连一般老百姓都无法容忍日本侵略,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怎么可能就不准备抗日呢?从蒋介石的一生可以看出,尽管他和毛泽东有很多不同,但有一点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份子,这点从后来他和毛泽东都无论如何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看出。 而且八年抗战的历史事实已证明,蒋介石不仅坚定抗日,而且领导了整个抗战(国民党部队承担了主要战场,共产党军队仅是敌后打打游击)。据香港学者李谷城的研究统计,八年抗战,国民党军队伤亡340万人,共产党军队伤亡61万人。从牺牲的人数大小也可以看出谁在承担主要的战场和责任。 从台海两岸的史料都可以证实,蒋介石并不是不抗日,而是在抗日的战略时机上和张学良有严重分歧,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即抗日之前,先统一内部,清剿共产党红军。这种政策主要出于两个考量: 一是当时中国虽结束了军阀割据,但政令难以统一,尤其是共产党不仅仍拥有军队,并割据陕北一方。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最大不同之处是,蒋对共产党的本性有相当的了解,深知如果不铲除红军,它会利用抗日之机得以发展而后患无穷(后来的历史正是这样演变的!)。 蒋介石苦心经营的五次围剿红军和共产党,虽然前四次失败,但第五次获得成功,红军被迫进行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大溃退。溃退到陕北的红军仅剩下几万人,蒋介石多年的艰苦剿共,终于有了眉目,他怎么让它功亏一篑呢。 二是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无法与日本匹敌,必须尽量争取时间,以储备力量。史学家黄仁宇在《从大历史读“蒋介石日记”》一书中说,当时蒋介石“深知两方的实力,如即此仓卒应战,只有自取败亡。”因此蒋的策略是,尽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发,以争取时间组建更多师团,建造兵工企业,构筑能够对日作战的国家能力。 1934年,蒋介石就把为抗日而建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直属蒋直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四川、湖北等大后方创建军工厂和重工业。西安事变时落到张学良手里的蒋介石日记中对这些国防设计有详细描述(这也是促成张学良醒悟的原因之一)。在西安事变前一年,蒋介石还坚持“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对于日本侵华期间所作的贡献。共产党只是在后方配合着,譬如派出卧底、窃取并监视各种情报,为前方的国军做出了一些信息上的帮助。后来的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抗日期间,蒋介石动用了七十万部队,发动了闻名世界的“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民党空军炸毁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总部,炸沉日本海军第三旗舰。国民党陆军为补充战损而发动五次动员令,激战中有超过半数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尽管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当年的淞沪会战虽未能战胜日军,但却为后来的中华民族保留了最后一丝希望,改变了日军在中国的战略部署——为上海资产向重庆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除了大名昭著的叶挺将军以及他所带领的新四军外,孙立人的国民党新一军也参加了此次战斗。以至于后来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日军10.9万人。历史资料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时,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俘虏,他的回答果断而决绝:“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枪毙,以后一概如此。” 偏偏,在今日西南的公路与旧路上,那条抗战军队用血肉筑起的边防线上,我们没有见到一座属于那个年代与那些英雄的丰碑!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部队是国民党的委员长队。这支部队使用德军装备,甚至有军人经过德军长官亲自指导。如今的南京雨花台,就是委员长卫队两个营当年驻扎的地方,独自狙击了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而在整个二战中日本共建立了六个甲种师团,那里头的伟绩不说自明。许多的影视剧中,我们总感觉抗日的主力是共产党,其实,彼时的共军实力弱小,根本不足以与日军正面对抗。唯一可做的便是后方的间谍支持,为其前方的国军铺平了道路。 据后来的史料记载:国民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 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所以,整个抗战是一个颇为复杂、传奇悲惨;国共在异常艰难时期合作的非对称战争,而战争之所以会胜利——是由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两党的包容以及整个民族的内在能量,那便是文化与凝聚力。 --------------------------------------------------------------------------------------------------------------------------------------- 结缘文集的点滴感怀(原稿) 作者:顾 伟,09-29-2012 如今的我是一名正在读大学的外语系学生,但对于文章与小说的热爱却从未因此止步。对于自己的思想与水准,我个人总保留了一些极为谦卑的看法。几年前,我进入了家乡的学校,由于父母看好外语,于是,给我报的是外语专业。然而,我心中深深喜爱着的仍是精致而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字。对于外语成绩平平的自己本来已不抱什么希望,但见到当代中国文集时,心中的那根弦仍旧如岁月被风一样的质感吹动。 我是一位热爱文学与哲学的年轻学生,尽管身边的世界已然变样;虽然外界的思维已经被各种利益所包裹,但我仍然有着充足的自信。曾经,在过去的几年,我遇到过无人在乎、无人交往的窘境,那也是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日子,那段光阴的经历,使我更加顽强,去获得更多的生活意义与情趣,其实,那就是我学业外的现实世界。往往,当一个人理解了生活的诸多滋味:甜酸苦辣后,她才会感悟身边的点滴日子,以及各种情感和回忆。如今,即将完成学学业的我,很希望可以在心灵的生活与历练中成长,加上今日浏览的《中国当代文集》的内容,就更令我确信自己的想法与人生路上的抉择未出差错。 油然铭记于心的,总是一些不起眼却反映心灵与真实感受的事。那一年,我为了完成自己心目中的大作而挑灯夜书,颇为疏浅的写下了数万字的小说,其后在网上被热评,心中却保存着憧憬与羞涩;那一夜,我看着学校推荐的大师书籍,跟着文中的脉络与清丽、灵动的文字感动了一夜,直至后半夜才在不知觉中休息。总是小事、总是酸楚而幸福得有价值的往事。一般文章的水准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以及他在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与他所经历的生活的感受。因此,质量尤其重要。最近,到《中国当代文集》中浏览了一遍,看到的几乎都是些新人的新作,其中不乏包含真意、具备现代重要意义的作品。我个人心中钦佩不已,尤其读到一些敢于近代和现代的,譬如:朱自清和鲁迅的一些论文后,不禁觉得文章对于大家而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便是“传统意义”的大师也需要再度学习与思考。于是,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对于个人来说,追求思想的深度与思索前辈大师的思想足迹,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我记得学过的朱自清的《春》,几乎每位老师都对它赞叹不已,褒奖为“美文典范”,彼时的我就觉得文中的一些思路有些许的混乱,在细节上亦未尽善尽美,但个性与学习的氛围决定了我所说的问题得不到老师们的认可。读到了那篇关于近代知名文学家的评论,顿时感觉心中有了寄托,好似在灯火的淡淡烘托下,出现了一个与自己相匹配的影子,那就是《中国当代文集》的一些思想与主张,不断反思历史;思索过去被人们褒奖为大师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情,以及文章。在公平与思索的角度,我喜爱《中国当代文集》,由于它的独特创新,令光辉熠熠的学者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言论;让已故的大师作品显示出真价值,而非单纯的崇拜与模仿。另一点,我还喜欢里头的一些喜欢关于当代中国教育的看法,都颇具深意,贴合现实社会。 于是,终在今日,我决定到《中国当代文集》进修,对于个人而言,一方面是满足心灵的需求与苦等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想进一步的追求最新、最独特的思想,与朋友们探讨社会、人生、历史等问题,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水准、开阔思想。对于公众角度而言,我希望自己在学有小成后,可以为大众或者即使那么一小群人服务,为社会的一个角落、为生活的一些细节添增色彩。我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既是对生命的不懈追求;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