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参与文集投稿?

作者:若浅墨,10-15-2012

投稿文集,你的思想将会被世人感知。在一般的文学网站发表文章,你会发现网民没有思想言论自由。网站设有网监,或许你会因为谈论了敏感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切中了某些问题的要害而被屏蔽或被删除文章。你有想法却不能表露出来,有思想却得不到认可,无法被世人感知。若是此种境况,你可以来文集投稿,在文集你可以自由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思想,不必担忧会被屏蔽。《中国当代文集》由国际汉语创作协会承办,是一个提供汉语写作的平台,所面向的是国际舞台,人人都有其发表言论的自由与绽放思想的自由。投稿文集之后,或许你会发现你平时所写的一些文,只是在自娱自乐的写给自己看,其实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文章放在博客无人问津,思想得不到传承,只会在时间的海洋里被淹没,那样写文有何意义?《中国当代文集》意在汇集优秀文集,她将会是一部汉语写作的典范,汇分成网络版和印刷版全球推广。在这里,你的思想将会被世人感知。

投稿文集,将是你的一次非凡体验。以往,我们所见文学网站没有一个设有免费专业培训指导,但是在文集你却可以体验一次专业写作之旅。一般的网站,对作者的稿子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是文字就照单全收,不分好坏。在那些网站不管你写多少文章都不会进步,因为你所混迹的网站和你所写的文章及其特性都是一致的,你只是在那浪费时间而已。在文集则不同,《中国当代文集》倡导散文写作要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即简洁,流畅,深意,美感,完整。这一套原则成熟可行,独一无二,她将彻底开拓你的视野。而写作指导和美学基础是你在除了文集以外任何地方也看不到的知识,他的新颖与独特之处将指导你写出杰作。为此我们专门提供了在线培训,有专业老师替你提供指导,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收获知识的喜悦,这将是你在任何网站上也感受不到的体验。

投稿文集,你将遇到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伙伴。初来文集的许多作者,或许都有一个问题要问,我为什么要投稿给文集?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询问文集现在的一些作者,但是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有的觉得文集的内容很新颖,有的觉得文集的题材很有价值,有的想加入其中开创一个时代的潮流,还有的认为文集可以治病。尽管大家的回答在某一点上因个人因素不同所得答案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文集所倡导五项基本原则是每一个文集会员所坚持和认同的价值理念。也正是因为这个相同点,才构成了大家走在一起的理由,并且使之成为长久伙伴。

为什么参与文集培训?

作者:若浅墨,010-15-2012

上个世纪受西方影响所引发的散文写作新思潮,使中国散文写作陷入“混乱”的局面,所形成的散文写作观念是“形散神不散”。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很多作者陷入了不知所云的写作状态,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语义混乱,无病呻吟,思想贫乏,缺少美感。今天,面对这些问题全面展开反思,散文写作开始由一个“混乱”时代过渡到一个“有序”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参与文集培训,就是在修正这些问题,开创一个时代新潮流。

文集培训属于体验式高级培训课,主讲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好文不是一蹴而就,反复修改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一位受过高等的教授,写出的文混乱,缺少艺术美感;一位有着20年经验的教师,写出来的文,主题不清;一位网站编辑写出的文语义混乱,堆砌词汇;一位年轻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也是废话连篇,支离破碎,思维混乱;就连我未来到文集学习之前,其文也有这方面的毛病。就这几个例子来反思,会发现这些都是当代写作的通病,并且不因人而异的体现在众多人身上。参与培训,在主讲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中国当代文集》的散文写作标准修改文,你会发现修改之后的文与未修改之前的文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接受新的创作风格,改变以往无规则写作旧观念。以往散文写作在形式上没有一个明确规定,所写出的文主题模糊,文不对题,堆砌词汇,形式零乱,思想不真实,虚无缥缈。而《中国当代文集》散文创作理念是:简洁、流畅、寓意、美感、完整。这五项基本原则是散文写作的核心,具备这些特征的文章是面向国际社会,易于传播的文化形态。其特点是具有普世的社会价值,艺术的简洁,以及易于翻译的语言,这些在根本上决定了当代散文写作的创作风格,即简洁有序。我们将根据这五项规范,为学员提供创作培训,在文集接受这些新的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自己。

为什么要写抗战文?

作者:若浅墨,010-15-2012

历史是一座墓碑,写抗战文是为了不忘过去。抗日战争胜利已有六十七了年头,然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那段流血历史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人们只知道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游击战,却不知道历蒋所领导的那正面战场的22场战役。这是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一段真实的流血历史。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却遗忘了它,面对这段被中国人遗忘的历史,重新捡起来温故一遍,尽管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却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的事实。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了解抗日战争很难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涵石老师说:“我们内斗内行,外战外行,是一盘散沙。日本人像杀猪一样宰割我们,而我们却要感谢皇军。我们是一个健忘的民族,我们需要纪念抗战而警示自己不忘过去。抗战是一段历史,而历史是一块磐石,只有站立在这块磐石之上,我们方能看清到历史的走向。”确实我们中国人行为正如涵石老师所说的这般,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劣根,就好比与生俱来的秉性一样。今天我们没有讲日文,没有生活日本人的奴役下完全是那些抗日烈士的功劳,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纪念抗战寻找真实缅怀过去,是我们子孙后代理所应当做的事情。

写抗战文的目的不是牢记仇恨,而是探索未来。历史承载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一个没有记忆或者不清楚历史运转轨迹的民族,很难有较大的发展。历史往往由胜利者改写,任何被篡改的历史不会具有永恒的价值,只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困惑。只有在探索中比较,才能寻找到相对真实的历史,从而了解过去,看清未来。

征稿见闻:写作通病

作者:若浅墨,07-27-2012

读过很多网络文章,发现有许多中文写作通病,现在列出。

第一类通病:随心所欲

在征稿时与一位作者交流,让他先看一下写作指导、美学基础与创作培训,看完之后再来交流。这三部分东西是看了,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已告诉作者,用散文的格式以为什么参与文集培训为中心思想来写这篇个人陈述,至于下面的问题则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写,从而构成一篇文章,但字数不需太多,文集作者写好的个人陈述也发给作者做过参考。可是收到稿子时,文章混乱,而且作者只是在一个个列出问题的回答,而不是用文章的模式在写一份个人陈述。几遍之后,他告诉我,他是随心所欲写文的,一下子改不过来。其实,这不是这一个作者的问题,我看过很多作者的稿子,写文都是随心所欲的习惯。

这里是一个渣文实例站在烦恼中仰望幸福。马德的这篇文章属于随心所欲写作一类,其渣性有两点。 第一点,在形式凌乱,完全没有章法。如第一段就一只有句话构成。通篇文章在形式上没有一个完整性,本是一段的东西却写在第二段去了。 第二点,在思想上混乱。这篇文章是作者随心之作,思想不集中,让读者看完之后不知道作者所说的重点是什么。 总结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随心所欲写出来的东西是一篇典型的渣文。

站在烦恼中仰望幸福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5a61f0100ayxj.html

是什么造成上述原因?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造成的。在中国课本上对散文定义是模糊其词,对散文完全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定义。学生对散文的理解也是模糊不清的,一万个人对散文对散文有一万种理解,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定义的混乱。对于这个“形散神不散”也没人说清楚过什么是“形散”,什么是“神不散”。形散造成了文章层次性混乱,东一下西一下没有逻辑,读者看不知所云,误以为写散文,只要想到什么便写什么,倡导我笔写我心的作法。认为散文是“散” 的,只要不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扯在一起,在形式上看起来“像”一篇文就行。这就是教育的残害性,它让学生的脑子变得混乱,长大了之后依旧如此。

错误的教学只会引导学生走向错误,并且浑然不知在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下,写出来的文章主题模糊,废话连篇,堆砌词汇,语义混乱,思想贫乏,形式零乱。错误的观念残害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中国人还在继续错下去,写出来的东西除了混乱还是混乱。直到今天,当那些受传统旧观念影响的作者来到《中国当代文集》,看见涵石所提出的“形有序神不散”的散文新概念时,他们都意识到了写作思路上的“毛病”,想改掉这个“毛病”,却不知从何下手修改。

文章中存在问题很正常,但需要学习并加以改正。《中国当代文集》不就是提倡写文要有秩序吗?这不正是在训练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脑子吗?既然发现了自己文章中所存在的那些毛病,为什么不参与进来学习呢?学习好的写作方法,丢弃以往的那重写作习惯,会让你写出更好的文章来。若是你有心学习,并带着百分之一百的诚心来,文集绝对随时欢迎你。

第二类通病: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是多数写文之人的通病,此类文字以伤感居多,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写法,没有深刻的思想,只是一个劲的在说“伤”和“痛”。生活中遇上不开心的事,工作上不顺心的事,爱情上受到伤害,朋友间闹矛盾提笔便写,写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令读者产生不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只是在制造一种文字垃圾。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很多文学网站上的文章皆是无病呻吟的例子,可以随便拿一篇文章来分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

这是好心情文学网站上一篇被推荐在首页的文章:莫问,莫答,谁能与共。这是一篇典型的无病呻吟的文章,作者只是一个劲的在描述爱情中的伤痛“痛”,其渣性有四点。第一点,在标题上就出了问题,即文不对题也不简洁。第二点,在文章的内容上混乱,段与段之间没有逻辑性,从通篇来看文章全文章法。第三点,在思想的表述上不清楚,只是在空口谈情爱中的“痛”,没有具体的事件看了半天读者还是不知他为什么这么“痛”。第四点,文章在用词上空洞,用宋词般的语言造就的是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没有实际感情可言。莫问,莫答,谁能与共链接:http://prose.goodmood.cn/a/2012/1208/11_245048.html  

造成无病呻吟的原因是什么?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受误导。是因为各大网站上的多数作者写作只是业余爱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长期以来受散文写作不讲究逻辑性的主流思想误导,误把写作当成是在抒发感情,释放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苦闷的窗口,对于中文写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二点,心态消极。作者自身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只看差的一面,丢弃好的一面,心态悲观且伤感,自身的抵制力薄弱遇事就抱怨,缺乏一种蓬勃的朝阳之气,这是很多年青人的通病。他们每天都活在虚妄中,自欺欺人的过着日子,认为好或不好唯有自己知道,世间的人情冷暖自己已尝遍,现在只剩下满腔悲伤。这两种情况给很多人造成一种误导,把写的文章发表在网站上是在污染环境,对整个网络化文学而言无病呻吟的文章只是在破坏一种大众写作氛围,让一些无知的读者认为这就是一种主流文化从而跟着走。如果你还在写此类文章,请停下你的笔,认真的思考一下,写无病呻吟的文好吗?

长期写无病呻吟的文章对自身来说有害,其危害性有两点。第一点,感染性。 无病呻吟写文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病,有事没事时呻吟一两句,呻吟完了又停下一段时间再继续,如此反复是一种病态表现。它让你的情绪陷入低迷,充斥在糜烂的气氛里,感受不到生活中还有美好的一面,如此下去精神也逐渐被腐蚀畸变成型,本是一个好人也变成了病人。第二点,腐蚀性。无病呻吟的文字像是鸦片,慢慢的侵蚀你的思想,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存在的意义,觉得活在一个没有光明的世界里。跟着它走,最后你会发现阴暗掩埋了光明,晴天也当成雨天在过。就这两点而言,可以明确的知道无病呻吟的文不是好东西,它只会祸害人,如果你还在继续写这样的文章,就请你为了自身的健康,不要再继续了。

《中国当代文集》告诉我们,散文写作需要讲究思想。一篇文章有思想才能叫做文章,不然只是在胡乱涂鸦而不是在写作。而要写出有深刻思想的文章,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需要经常锻炼或者培训。在《中国当代文集》的写作指导中清楚的告诉我们,怎么去写散文。有兴趣写好散文的朋友可以仔细看一看这个板块,再对照文集作者修改之后的文章看看。你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按照写作指导修改之后的文章要比原文好,这就是效果。若有兴趣谁都可以参加,相信写作指导一定对你的散文写作有所帮助。

第三类通病:堆砌辞藻

由于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上的渣文形态多样,堆砌词汇就是一类。此类文以华丽风格为主,用唐诗宋词的语言行文,还有的则是用词花俏多彩堆砌在一起,被人称之为“才华横溢”。通篇文章以意象手法取胜,制造意境,虚无缥缈之余给人一种空洞之感,读完整篇文章之后依旧不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没有实质性思想。这种文空有华丽外表,无实质内涵,却在网络中火热盛行,而且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沉浸在其中,认为堆砌词汇就是美。这是渣文化的一种真实反照,更是中国文化坠落的一种表现,我在征稿时便看见很多的作者还在错误的认识这个概念。

这里有一个渣文实例:  千年一梦,水风空落眼前花

http://prose.goodmood.cn/a/2012/1222/11_246331.html

这篇文章便是一篇堆砌词汇的文,特点明显主要四点。第一点,标题不简洁且空洞。第二点,空洞无物,文章主体部分制造虚无意境,没有内容。第三点,词汇随意堆积在一起,就好比一幅画上面堆满了颜色,读者不知道是在看他的文还是在看他的词。第四点,逻辑混乱,看完之后读者还是一头雾水。从这四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堆砌词汇的文是毋庸置疑的渣文。

为什么中国人会错误的认为堆砌词汇便是一种美呢?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没有美学这个概念,散文写作自然领悟不到什么是艺术之美。就目前而言,国人眼中对散文的美还处在一个认识错误区,不明白当代散文应该具备艺术之美,而不是随意涂抹,随便把一些词语堆砌在一起便是一篇散文。另一方面是多数人自身知识浅薄有着盲目跟风的习性,对散文写作是见样学样,从不去思考把形容词堆砌在一起是一种丑。这两个方面连贯在一起便造成一种连锁反应,形成了一种主观上的错误“美”。

文集所倡导的写作思想,纠正了散文写作的错误。告诉我们写文,以动词为主,形容词之是装饰品,而不是华丽的排列组序,如此只会让人读了之后产生一种虚假之感,动词贵在生动、形象、传神,以动来打动人心,具体详情可见美学基础对散文用词的解剖。就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谈,在未来到文集之前,我的文风也有这方面的倾向,来了参与文集之后发现了自身的缺陷,继续学习下去更是受益匪浅。我在此列出事实是想告诉大家,有这类通病的作者希望大家像我一样能加以改正,加入文集学习创作出好的作品。

-----------------------------------------------------------------------------------------------------------------------------------------

征稿见闻:作者分类

作者:若浅墨,08-01-2012

做网络市场已有一个多月时间,与不少作者有过交流,现在列出我的感悟。

第一类作者:一心只想着稿费

前几天与一位作者交流,问他是否愿意来 《中国当代文集》投稿?他首先问的是:“有稿费?”这样的作者,遇上的也不止一个或者两个,其实这是一大类人的“通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问文章水平,只要求稿费有无的作者存在?究其原因,是时代文学混乱的趋势所向,是网络文学价值利益的泛滥。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网站都是文学商业化网站,它们是一个企业集团,是为了利益而诞生的,只要你的文章符合大众化的“口味”便有分红给你,至于文章的水平则是无要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所“奉行”的利益之争,使得那些文章应运而生。

稿费和写作水平是对等的。一位作者若想获得稿费,首先要问的是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和水平获得这笔稿费?而不是开口第一句就问有没稿费这类问题。若是作者自身的写作水平高,达到文集的标准要求,那么稿费自然不在话下,若是作者的写作水平低,你觉得稿费会自动跑你口袋里来吗?

若是只要求稿费不要求文章水平,其虚假空洞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文集属于公益性的网站,是为那些热爱写作,却写不出好文章,想学习却找不到学习的地方的作者所提供的一个汉语写作平台,在本质上和那些网站有所区别。所以相对于那些想写好文章的作者,文集是一个提供你们学习写作的好地方。

第二类作者:自负且骄傲

与这类型作者打交道,同时也明白了他们愿意自我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写文。他们的文登上报纸,或出书了,或在网站上点击率极高,便容易满足。他们觉得很多读者读他们的文章,称赞、奉承他们,便自以为觉得自己的文章肯定是不错的,不然怎会有这么多人在阅读自己的文章之后说“好”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大类作者?其原因是人的虚荣心作怪,他们需要别人的阿谀奉承,爱听称赞的话,而这些也是支持他们继续写作的源动力。他们不喜欢别人指出他们的错误,不爱听实话,一旦有人说他们的文章不好,他们就有点受不了,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反击而来的是恶语相对,说出的话是自高自大。这类作者,通常不愿意学习与他们相抵触的知识,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对于别人的话不予接受。

只爱写不愿改,认为修改自己的文章就是在否定自己。殊不知自己一直都只停留在一个浅薄的阶段中,原地踏步并且长期继续着。当一个作者不停的用一种风格写一种文字,时间久了便会发现,很多感想和词语都在重复使用。没有创意,没有新意,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老生常谈一样的反复出现,一成不变的像一潭死水,时间越久就会越“臭”。 如此态度,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摆正态度,才能写出好文章。写好文章不是一天或者两天的事,需要丰富的阅力与深刻的思想见识,当然好文章也不是一次性就写好的,需要反复修改。姿态越高就越易丢失自己,学习是一个找会本真的过程,摆出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写出佳作

第三类作者:只是单纯爱文字

他们写作与金钱利益无关,与成名成星无关,写作只是单纯的热爱文字,也不愿意修改自己的文字。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比较淡漠,写文或是用来交接文友,或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或是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或是无病呻吟的叹息一两声,出于不同目的的,所以良莠不齐。

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这种状态?是他们自身的一种“清高”与无所谓。无心于学习,无心于进步,无心于收获知识,只知道一味的写作,除了写作之外,就无其它想要收获的。这类作者大多不求上进,不需继续提升自己,写作对他们来说只是爱好而已。这样的思想状态,使得他们在漫无目的的空写作,写出的文章没有多大价值。

修改自己的文章,他们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自己不在乎什么, 而自己现实生活中也有工作,写文吃不了饭,只是娱乐而已,或是生活中的一种情调和雅趣,或是一种个人爱好及喜好,并不想获得什么高成就,高名声与威望,至于要学习写作他们是及其不愿意付出所谓的时间。这是他们的一种状态,易于满足,写作毫无“方向”。

与他们谈投稿,是在浪费时间。他们什么都不追求,什么都不需要,所以他们在一个地方停留,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厌烦了写作或是因为生活的忙碌,便不再继续写作下去,这是多数作者最后的结局,同时也有点令人惋惜。

第四类作者:想学习却不自信

有这么一类作者,初次来到文集,他们看了文集上的东西之后发现很好,自己有想在此学习的想法,但是他们又矛盾的害怕着。他们觉得文集的门槛很高,自己学历高不,文化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在此学习怕落后于人而丢脸,内心便出现恐慌与自卑感。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自卑?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水平。没有谁天生无所不能,本事都是学来的,只要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就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同样了不起。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若是他们停止学习,而你在不断学习,十年二十年之后再来看,是他们落后于你,还是你落后于他,相信不用说也可以知道。

不自信的作者很多,半路退缩的不少。本是鼓起勇气来学习,却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半途而废,无论你怎么劝说也无用。鼓励他们,所激起来的动力只是一时的,像泡沫般浮于水面,过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自己否定自己,把自己裹藏起来,为自己编造退缩的理由,这样是对自己极为不负责的行为。

在文集学习,可以挖掘出被埋藏的才能。文集上的东西,是全新的知识理念,不是我们课本上的那些讲了一遍又一遍的老套东西。文集不空谈理论,而是一步步的讲解剖析文章,一对一的教授,作者参与实践 。而且文集也并无无门槛之说,在文集学习是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年龄阶段,不分肤色种族,不分学历高低的。只要你真诚热情,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并且不怕修改自己的文章,那么你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作者。

第五类作者:不讲诚信

这类作者对待文集不认真,敷衍了事,说一套做一套,典型的表里不一。表面上信誓旦旦的说,文集的东西很好,需要来学习,一诺千金绝不半途而废,一遇到说是要写抗战的文,纪录片看了一点就开始厌烦,不愿意继续学习了,他把当初的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说过的话可以不算数,只是在骗人,不讲诚信,这也折射出一类人的性格特征。

出现上述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是大多数人不讲信用造成的,他们不知道文集的抗战文的用意。他们长期以来受教育的洗脑,看待问题片面化、单一化,被蒙骗在虚假的世界里看不见真实,辨不清是非。在学校所学知识影响他们一生,使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只要一遇到和他们的思想相冲突的知识,便拒绝接受,说过的话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所谓的讲诚信对他们来说是一纸空文。

中国教育失败,人的品性也跟着差。对于一部使用了大量历史镜头并采访许多历史见证者,采访的人数达800人的真实历史记录片,说是虚假不真实的,说相信的人幼稚。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会认为真实的历史是虚假的?因为中国式教育教育对学生进行了洗脑,它所教育出的学子不是牢记历史教训,而是在淡却那段流血的故事,忘记帝国主义的罪恶行为。

不讲诚信的作者,人际关系一定不好也写不出好文章。一个人他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存在于这个社会有一定的价值,不讲诚信的行为就否定了自己所存在于这个社会范围内的价值体现。当身边的人都离你远远的,你觉得这样的存在有多大价值?讲诚信是人的一种品质,一个作者若是连一个好的品质都没有,那么他一定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文章,文性和心性是相通的,品性坏那么文性不是坏就虚假。

第六类作者:害怕直言不讳

他们写文只是给自己看,不喜欢他人指指点点,自己觉得满意就行,对于有人给他们提意见,指出错误,他们就开始恐惧。心理上出现矛盾,一方面是他们知道自己虽有不足之处,但是被别人赤裸裸的指出来,面子上挂不住;另一方面是,他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自己看不出自己文章的好坏,对于别人的指正,便出现不满情绪。他们不断的逃避,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为自己编造各种理由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们自知浅陋, 当“自尊心”受到打击时便出现骄狂状况。他们不了解文集,害怕自己在文集站不住脚,他们以为文集是他们自己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会歧视文写得不好的作者。其实,那是他们自我的错误认知,文集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如此作者,内心是极具恐惧的。他们认为,自己写作水平本来就不高,自然写出来的东西就这样,不怕别人笑话,写文不是摆设给他人看的,况且自己并不想获得什么嘉奖和赞赏。其实,这只是他们自我安慰自己的话,害怕去揭露自己的“错误”,害怕面对真实,也不愿意面对真实,只想舒心的活在虚幻中。他们写作只是没事发发牢骚,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他人管不着,全凭自己喜好,实属任性而为的做法。

一直以来,涵石老师教育我们要团结。他教我们彼此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而文集的每一位作者都有做到老师所教的。心态好不怕写不好文。一位作者文写得不好没关系,关键是你要有一颗谦和好学的心,心态好不怕写不好文。这也是文集所有作者都奉行的准则,百折不饶、坚持不懈的学习。

第七类作者:后无音讯

此类作者大多是后无音讯,当初说要参与文集却在半路消失。他们来到文集,表示愿意参与培训,但是在听说要写个人陈述时,问题便来了。 他们表示需要时间来写个人陈述,至于这个时间,给的则是一个不定期,没有期限的答案。当我三番四次去询问他们状况之时,给予我的答案依旧是处于忙碌之中, 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此便一直拖着,直至后来不了了之。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普遍现象,一些作者只是在信口开河,觉得要写一份个人陈述麻烦,不愿意写便找 借口来推搪。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情况,是什么导致的?是作者们对文集的认识浅薄,导致积极性不高,没有热情。他们说的话全是在敷衍人,自己不当一回事,因为是网络, 所以更加随意,而当真的只有我们市场人员。很多作者不认真看文集,很多知识点都没搞清楚,就片面的给文集随便下个“定义”,这是一种鲁莽与无知行为。他们 不了解文集,不知道文集的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只知浅陋的从自我狭义的角度来看问题,以致于在看问题上造成偏颇,理解不了文集。

对人对事不负责任,这是很多中国人的陋习。由于国民生活水平高低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造 成了他们在各方面的习性有所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负责的人给我们的社会制造了一种“污染”,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这类不负责任的现象时常发生,在一定 程度上给人造成了很大困扰。对于此类现象,想要一下子改造他几乎是不可能,这和人本身的品行息息相关。

中国当代文集不提倡此类行为,这有损于做人的基本原则。假若我们文集的人也像那些作者一样,人人对自己说过的话不负责任,那么势必与作者之间的交往会存在很 大隔阂,不但人做不好,就连工作也做不好。反之,也同样不难看出,那些作者的不负责任表现恰恰体现了自身的一种人格缺陷,以他们这样的人格在文集恐怕是无 法呆下去。相信在这社会上的任何地方,只要你不讲究负责任,要生存下去是比较艰难的,不单单只是在文集而已。